《麦秀歌》全文
- 注释
- 麦秀:指麦子秀发而未实。
渐渐:形容麦芒是形状。
禾黍:泛指黍稷稻麦等粮食作物。
油油:形容浓密而饱满润泽的样子。
彼:那。
狡童:美少年。
这里是贬称,后借指壮狡昏乱的国君。
不与我好兮:《尚书大传》作“不我好仇”。
- 翻译
- 麦子吐穗,竖起尖尖麦芒;枝叶光润,庄稼茁壮生长。
哦,那个顽劣的浑小子啊,不愿意同我友好交往。
- 鉴赏
这首诗以麦秀和禾黍的生长景象起兴,描绘出一片生机勃勃的田园风光,随后笔锋一转,引入“狡童”这一形象,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狡童”不与自己亲近的感慨。诗中运用了比兴的手法,将自然界的生长与人的情感相联系,寓意深刻。
“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这两句通过描绘麦子和谷物的生长状态,展现出一幅充满生命力的画面。“渐渐”和“油油”这两个词生动地表现了作物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下茁壮成长的情景,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和心灵上的愉悦。
紧接着,“彼狡童兮,不与我好兮。”这句诗则情感转折,将前文的和谐画面打破,引入了一位“狡童”的形象。这里的“狡童”可能指的是某个不守规矩、不与他人和睦相处的人,或者是诗人内心的一种自我反思,暗示着人际关系中的复杂性和微妙性。通过“不与我好兮”这句话,诗人表达了对这种关系的无奈和遗憾,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界的美好为背景,通过对比手法,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对于人际关系中出现的疏离感和遗憾之情,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社会现象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有感放歌二首·其一
八年不踏中华路,海外风烟尽非故。
沧溟一水断东南,青山不合谁得渡!
黄云一片海上来,蛟鼍吹波长不开。
我欲鞭石作桥过,江山惨淡金燕台。
嗟我豪怀不可说,雷公烧尾剑破缺!
入水无由化龙飞,丰城夜夜牛斗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