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友 人 从 军 宋 /叶 元 素 斗 酒 不 为 薄 ,饯 君 千 里 行 。时 危 见 豪 杰 ,年 少 易 功 名 。旗 影 龙 蛇 动 ,甲 光 霜 雪 明 。天 山 三 箭 定 ,不 请 羽 林 兵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为(bù wéi)的意思:不关心,不理会
不请(bù qǐng)的意思:不邀请、不请客
斗酒(dǒu jiǔ)的意思:指饮酒比赛或酒量较量。
功名(gōng míng)的意思:
[释义]
(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构成]
并列式:功+名
[例句]
求取功名。(作宾语)豪杰(háo jié)的意思:指具有勇敢、英勇、豪迈气概的人。
里行(lǐ xíng)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内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
龙蛇(lóng shé)的意思:指有权势和能力的人物,也用来形容权谋勾心斗角的场面。
年少(nián shào)的意思:指年纪轻,年幼。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霜雪(shuāng xuě)的意思:形容严寒冰冻的景象或寒冷的气候。
天山(tiān shān)的意思:指巍峨壮丽、高不可攀的山峰,也可比喻高尚的人品和伟大的事业。
羽林(yǔ lín)的意思:羽林指的是古代帝王的禁卫军队,也可以指代精锐部队或官方的警卫队伍。
- 注释
- 斗酒:一杯酒。
薄:浅薄。
饯:践行。
君:你。
时危:危难时刻。
豪杰:英雄。
年少:年轻人。
易:容易。
旗影:军旗飘动。
龙蛇动:舞动如龙蛇。
甲光:铠甲的反光。
霜雪明:明亮如霜雪。
天山三箭:天山之战中的三箭。
定:决定。
羽林兵:羽林军。
- 翻译
- 一杯酒不算浅薄,为你践行千里路。
在危难时刻显现英雄本色,年轻人容易追求功名。
军旗飘动如龙蛇舞动,铠甲反射出如霜似雪的光芒。
天山之战仅凭三箭就决定胜负,无需再请来羽林军增援。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叶元素的《送友人从军》,表达了对朋友从军远去的送别之情以及对其勇猛和豪迈品质的赞美。
“斗酒不为薄,饯君千里行。”这两句描绘了送别时的宴席,斗酒象征着丰盛与敬意,而“饯君”则意味着给远行者送上路费,“千里行”显示了朋友即将踏上的长途。
“时危见豪杰,年少易功名。”在这两句中,“时危”指的是国家或社会面临的危机,而“豪杰”是那些能够挺身而出的人物;“年少”暗示了朋友可能还很年轻,但即便如此,也能在这样的时刻迅速建立功勋。
接下来的两句,“旗影龙蛇动,甲光霜雪明。”通过对军旗和盔甲的描写,展现了战争的壮观景象。旗帜随风舞动,如同龙蛇一般生动,而甲胄在寒冷的霜雪中闪耀着坚硬的光芒。
最后两句,“天山三箭定,不请羽林兵。”其中“天山”可能指的是遥远而险峻的地方,“三箭定”则可以理解为朋友在远方立下了决心或达成了某种目标;“不请羽林兵”表明即使是在艰难的情形下,朋友也不需要请求其他的军队援助,这反映出了对朋友独立作战能力的信任。
整首诗通过送别和赞美的方式,展现了诗人对朋友勇武和坚毅品格的高度评价。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采石三题·其一捉月亭
我昔扬帆下庐阜,落帆采石春欲暮。
江南江北只见山,欲识锦袍无问处。
夜深明月来青天,天水茫茫月连雾。
想见扁舟捉月时,江心见月如相遇。
醉魂不制月可捉,捉得便将天外去。
月在人亡天莫诘,彷佛风流谁与晤。
迩来水落洲渚出,隔岸潮回疑可步。
聒耳啁啾不得闻,对案腥臊难下箸。
多情禅客饶佳趣,粉饰馀光扶坠绪。
欲回古月换今人,到此翛然忘世虑。
从来喜诵骑鲸句,亦复买田相近住。
会当载酒十分圆,同指虚无问征路。
过慧山方丈皞老酌泉试茶赋两诗遗之·其一
萧萧阿兰若,桑苧有故家。
佛屋倚高寒,僧蹊抱攲斜。
殷勤泉上客,流落瘴海涯。
蜑酒压梨楂,蛮烹啖蛙蛇。
光洁镜一奁,照影空自嗟。
老僧荐茗粥,芳鲜凝露华。
驱除鼻中雷,扫尽眼界花。
飘飘思凌云,摄身上苍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