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刘敷言咏梅四首·其三》
《次韵刘敷言咏梅四首·其三》全文
宋 / 林季仲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粉痕欲破雪相禁,如妒孤英点暮林。

九陌传花底信,一枝先寄陇头心。

月横瘦影池塘浅,风度微香院落深。

插向鬓边犹得在,未须笑我老浸寻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池塘(chí táng)的意思:池塘指的是一种水源,比喻一定范围内的事物或环境。

传花(chuán huā)的意思:指事物传递、转移、转换等过程。

风度(fēng dù)的意思:指人的仪态和风采,表示人的举止文雅、得体。

浸寻(jìn xún)的意思:浸泡寻找。

九陌(jiǔ mò)的意思:形容人多拥挤的场面。

陇头(lǒng tóu)的意思:陇头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处于领先地位或是最重要的位置。

破雪(pò xuě)的意思:破除积雪,指春天到来。

一枝(yī zhī)的意思:指独一无二的、与众不同的一支。

院落(yuàn luò)的意思:指庭院、院子的意思。

翻译
花瓣上的痕迹仿佛要穿透雪花的禁锢,像是嫉妒那孤独的花朵点缀着傍晚的树林。
京城大道上还未传来花朵盛开的消息,一枝花儿已先寄予了远方的心意。
月光洒在池塘,映照出瘦弱的身影,微风带着花香穿过了深深的庭院。
即使把它插在鬓边,这份美丽依然存在,不必嘲笑我沉浸于寻找这样的美中。
注释
粉痕:花瓣上的痕迹。
雪相禁:雪花的禁锢。
孤英:孤独的花朵。
九陌:京城大道。
花底信:花朵盛开的消息。
陇头心:远方的心意。
月横:月光横照。
瘦影:瘦弱的身影。
院落深:深深的庭院。
鬓边:鬓发旁边。
老浸寻:沉浸于寻找。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林季仲的《次韵刘敷言咏梅四首(其三)》描绘了一幅清冷而深情的梅花图景。首句“粉痕欲破雪相禁”,以雪比喻梅花的洁白,暗示了梅花在冬日严寒中即将绽放的娇嫩。"如妒孤英点暮林",将梅花比作孤独的花朵点缀在傍晚的树林中,流露出梅花的坚韧与孤傲。

接下来两句,“九陌未传花底信,一枝先寄陇头心”,通过“九陌”和“花底信”的意象,表达了梅花未被世俗所知的寂寥,而“一枝先寄陇头心”则传达出它对远方的期待和情感寄托。月光下的“瘦影池塘浅”和微风吹过的“微香院落深”,进一步渲染了梅花的清冷之美,以及它在静谧夜晚的幽雅气质。

最后一句“插向鬓边犹得在,未须笑我老浸寻”,诗人自嘲地说,即使将梅花插在鬓边,仍然保持着它的风姿,不必嘲笑他因寻找梅花而显得年老,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深深喜爱和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梅花为载体,寓言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和理想追求,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林季仲

林季仲
朝代:宋

林季仲[约公元一一三八年前后在世]字懿成,自号芦山老人,永嘉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八年前后在世。喜为诗,语佳而意新。宣和中进士。高宗时,赵鼎荐为台官,累迁吏部郎。秦桧主和议,季仲引句践事争之,大忤桧,辽罢去。后官太常少卿,知婺州。以直秘阁奉嗣。季仲著有竹轩杂著十五卷,今存六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挽曾小石谐

君去茫茫,想李贺有才,定斟酌玉楼赋草;

我来惘惘,叹石崇无子,任飘零金谷园花。

(0)

译署大堂联

帝泽如春,正寰海波恬,瀛洲日丽;

太平有象,喜灵台伯偃,王会图成。

(0)

岭西道署花园联

胜地近七星,看云影岚光,公暇却宜邀客赏;

好春当二月,喜风和日暖,我来刚值课农时。

(0)

挽何彦升联

能行万里路,又通百国书,无怪诸公,必使班超戍西域;

凄凉玉门关,呜咽陇头水,早知今日,不如何逊在扬州。

(0)

挽任兰生公

列属被仁风,忆前此士依夏屋,民上春台,遗爱最难忘,膏泽至今流皖北;

重来沛甘雨,方共欣惠及嗷鸿,困苏涸鲋,沉疴竟不起,福星顿使殒淮南。

(0)

史记白糖

传世文章无碍腐;媚人口舌只须甜。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