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晚 坐 散 花 之 室 宋 /邓 深 官 居 无 处 寄 幽 栖 ,洞 户 深 沉 坐 最 宜 。静 拨 炉 薰 挹 香 气 ,问 论 画 壁 数 花 枝 。虫 鸣 颇 似 雁 来 后 ,果 熟 还 如 莺 老 时 。吹 彻 角 声 巫 峡 晚 ,片 云 催 雨 更 催 诗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拨炉(bō lú)的意思:指炉火熄灭或炉灶熄火。
洞户(dòng hù)的意思:形容房屋破旧、漏风漏雨。
官居(guān jū)的意思:指担任官职并居住在官署之中。
画壁(huà bì)的意思:指在墙上绘画,比喻无用的努力或多余的功夫。
还如(hái rú)的意思:如同,好像
角声(jiǎo shēng)的意思:指鸡鸣,表示天亮。也用来形容天刚亮,万籁俱寂。
炉薰(lú xūn)的意思:指炉火熊熊,烟雾缭绕的样子。比喻人口众多,繁华热闹。
片云(piàn yún)的意思:指天空中孤立的一片云彩,也比喻孤立无援或独自一人。
深沉(shēn chén)的意思:指人的思想、性格、感情等内在世界深奥、沉静,不轻易流露出来。
巫峡(wū xiá)的意思:指险峻的峡谷或山路。
无处(wú chǔ)的意思:没有地方可以逃避或躲藏
香气(xiāng qì)的意思:指香味扑鼻,令人陶醉,形容气味芬芳馥郁。
雁来(yàn lái)的意思:指消息传来或人来访。
幽栖(yōu qī)的意思:隐居、安静地居住
- 翻译
- 官职虽有却无处寄托我的隐逸情怀,深深的洞室最适合静坐沉思。
静静地拨弄香炉,享受香气,偶尔在画壁上数着花朵的形态。
虫鸣声像大雁南归后的声音,果实成熟仿佛黄莺老去的时节。
夜晚巫峡的号角声吹完,一片云彩催促着雨的到来,也激发了我的诗兴。
- 注释
- 官居:官职。
幽栖:隐居生活。
洞户:深邃的洞室。
最宜:最适合。
炉薰:香炉散发的香气。
画壁:墙壁上的画。
花枝:画中的花枝。
虫鸣:昆虫鸣叫。
雁来后:大雁南飞之后。
果熟:果实成熟。
莺老时:黄莺衰老之时。
角声:号角声。
巫峡:长江三峡之一。
片云:一片云彩。
催雨:催促下雨。
诗:诗篇。
- 鉴赏
这首词作《晚坐散花之室》出自宋代诗人邓深之手,词中流露出诗人独特的生活情趣和艺术追求。开篇“官居无处寄幽栖”表现了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疏离感,不再渴望官场中的地位与名利,而是寻找一片静谧的空间去安放自己的心灵。
“洞户深沉坐最宜”,则描绘出诗人隐居生活的情景,洞开的心扉象征着心灵的宁静与深邃。这里的“洞”字用得极妙,不仅形容了室内的空间结构,也暗示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接着,“静拨炉薰挹香气”,诗人通过点燃熏香来营造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熏香散发出的香气让心灵得到净化和安抚。这种行为在古代文人中颇为流行,是一种寻求内心平静的手段。
“间论画壁数花枝”则展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思考。在室内,诗人不仅享受着熏香带来的宁静,还在墙上挂有绘制花枝的画作,这些都是他用来陪伴和观照自我情感的对象。
“虫鸣颇似雁来后”一句中,诗人将自然界的声音与大雁的叫声相提并论,这里的“颇似”二字表达了一种模糊而美好的感觉。春天的夜晚,昆虫的鸣叫似乎预示着季节的更迭和生命力的觉醒。
“果熟还如莺老时”,诗人通过对果实成熟的描写,触及了时间流逝的主题。在这里,“莺老”指的是鸟儿已经年老,这里寓意着岁月的流转,以及自然界中生命力与衰老并存的哲理。
“吹彻角声巫峡晚”,诗人继续用听觉上的细节来描绘夜晚的情景。这里的“角声”指的是古代军队使用的号角,诗人通过对这种声音在夜晚山谷中回荡的描写,营造了一种超脱尘嚣的境界。
最后,“片云催雨更催诗”,在这样的静谧之夜,即便是天空中的片云,也似乎能够激发诗人的创作灵感。这里“更催诗”表明了诗人对自然环境中细微变化的敏锐感觉和深刻体悟。
总体而言,《晚坐散花之室》是一首充满生活哲理与艺术追求的诗作,通过对内心世界和外在自然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露华.次张云韵
暖消蕙雪,渐水纹漾锦,云淡波溶。
岸香弄蕊,新枝轻袅条风。
次第燕归将近,爱柳眉、桃靥烟浓。
鸳径小,芳屏聚蝶,翠渚飘鸿。
六桥旧情如梦,记扇底宫眉,花下游骢。
选歌试舞,连宵恋醉珍丛。
怕里早莺啼醒,问杏钿、谁点愁红。
心事悄,春娇又入翠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