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帖子词:皇太后阁六首·其五》
《春帖子词:皇太后阁六首·其五》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彤史年来不绝书,三朝德化妇承姑。

宫中侍女珠翠,雪里贫民得裤襦。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德化(dé huà)的意思:指通过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的影响使人的品德得到提高。

年来(nián lái)的意思:指多年以来的时间。

贫民(pín mín)的意思:指贫穷的人民。

三朝(sān cháo)的意思:指皇帝在位的三个朝代,也可比喻一个人担任某一职位的时间长久。

侍女(shì nǚ)的意思:指女仆人或侍奉主人的女性。

彤史(tóng shǐ)的意思:指能够写出优秀文章的人。也用来形容文采出众的人。

中侍(zhōng shì)的意思:指居中侍奉,不偏不倚。

珠翠(zhū cuì)的意思:形容珍贵美好的东西。

注释
彤史:红色的史书,古代用来记录帝王事迹的文献。
德化:道德教化,指君主以德行影响臣民。
妇承姑:妇人尊敬婆婆,代指皇后或妃子效仿长辈的美德。
珠翠:珍贵的珠宝和翠绿的饰品,象征富贵。
裤襦:裤子和上衣,泛指衣物。
翻译
自古以来,朝廷的记载从未中断,三代君主的仁德教化影响深远。
宫中的宫女们不再佩戴华丽的珠宝首饰,寒冬里贫穷的百姓得到了衣物保暖。
鉴赏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特殊的社会场景,反映了当时统治者的德政对民生的影响。首先,“彤史年来不绝书”表明历史上有很多记载着美好年华的文献,这里的“彤史”指的是红色的历史记录,象征着吉庆的意义,说明这是一个和平繁荣的时代。紧接着“三朝德化妇承姑”则强调了这一时期的德泽已经延续了三个朝代,并且这种美好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宫廷之内,还传承到了民间的女性中,体现了一种文化和道德的继承。

接下来的“宫中侍女减珠翠”则描写了宫中的侍女减少了佩戴的珠宝,这里的“减”字可能隐含着一种节俭之意,或许是统治者倡导的一种简约风气,反映出宫廷生活的变化。最后,“雪里贫民得裤襦”则展示了一幅寒冷天气中贫穷百姓获得了保暖衣物的画面,这里的“得”字表明这是一个积极向上的情景,可能是统治者发放救济之举。

整体来看,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和转换的手法,强调了社会上层德政的传承与民间生活的改善,展现了一种由上而下的社会和谐图景。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其一七五褚翔

谨母昧方寸,是处有神明。

夜半为亲祷,空中弹指声。

(0)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其二一一崔沔

忆昨升堂拜,何曾有杂宾。

事亡忍废礼,不复问疏亲。

(0)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其九十二郑敬

几曾慕巢许,非是薄伊周。

何忍的的去,先人有墓丘。

(0)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其一八四杨愔

渭阳曾读未,对酒偶言诗。

舅作如此语,儿那能不悲。

(0)

延庆写真赞二首·其一

住山头欲白,何尔太邪揄。

却厌旧时面,丹青别换模。

(0)

春闺

燕语莺啼触拨侬,院深懒傍绣帘栊。

一年春事半晴雨,万里云帆几夕风。

柳欠温存牵怨恨,萍无拘束自西东。

此情莫向桃花说,说与桃花也落红。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