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个窗儿,怎教人不听。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听(bù tīng)的意思:不听指的是不听从劝告或建议,不接受教导。
独怜(dú lián)的意思:独自怜爱、独自关心。
黄昏(huáng hūn)的意思:指太阳下山后,天色暗淡,天黑之前的时段,也用来比喻事物的末期或衰退阶段。
罗袂(luó mèi)的意思:指众多人物一起穿着华丽的衣袍,形容人群中人多且衣着华丽。
秋声(qiū shēng)的意思:指秋天的声音,比喻悲凉、寂寞的声音。
人影(rén yǐng)的意思:人的身影或形象
声响(shēng xiǎng)的意思:声音宏亮、洪亮。
摇风(yáo fēng)的意思:摇动风,指摇动空气,引起风起。
月明(yuè míng)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照耀的夜晚。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的静谧与细腻情感。诗人通过“独怜人影悄”开篇,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深情的氛围,仿佛在暗自怜惜着什么,或是对某人的思念。接着,“罗袂生凉早”一句,以衣袂生凉的细节,暗示了秋夜的寒意,同时也隐喻了情感的微妙变化。
“竹梢新月明,近黄昏。”这两句将画面拉远,竹梢与新月交相辉映,黄昏时分的宁静与美丽跃然纸上,也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情感的深沉。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融合,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一种超越语言的情感共鸣。
“豆叶摇风乱,蛩絮响。”豆叶随风摇曳,蛩絮(蟋蟀)的声响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秋夜图景。这里的“乱”字不仅描绘了豆叶在风中的纷乱状态,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或许是对过往的回忆,或许是对于未来的忧虑。
最后,“秋声响。隔个窗儿,怎教人不听。”诗人以“秋声响”收尾,强调了自然之声与内心情感的共鸣。即使隔着窗户,那声音也无法阻挡,仿佛是自然界的低语,直击人心,让人无法忽视。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对内心深处情感的深刻揭示。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秋夜的独特感悟,以及在静谧中流露出的深深情感。它不仅仅是一幅秋夜的画卷,更是一次心灵的对话,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波动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