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登嵯峨岭,危欲搏春冥。
安得秦六甲,锤凿使之平。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张澄所作,题为《嵯峨岭》。诗中描绘了诗人清晨登山的情景,表达了对征服自然、实现道路平直的美好愿望。
“晨登嵯峨岭,危欲搏春冥。” 开篇即以“晨”字点明时间,清晨时分,诗人踏上崎岖的嵯峨岭,面对着险峻的山势,他想要与春天的神秘力量一较高下。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春天视为一种可以被挑战的力量,体现了诗人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
“安得秦六甲,锤凿使之平。” 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愿望——如果能够得到秦始皇时期的工匠六甲,便能利用他们的技艺和工具,将这崎岖的山路削平,使之变得平坦易行。这种设想既是对古代高超工艺的向往,也是对理想化社会状态的追求,即通过科技与智慧,克服自然界的障碍,创造一个更加便利、和谐的生活环境。
整首诗通过对登山过程的描述,以及对理想状态的憧憬,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勇于探索的精神风貌,同时也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征服欲望的交织。
北风动地木欲折,雨既不成当作雪。
黄昏侧听到鸡鸣,才有飘萧兴骚屑。
虽然风力犹未止,雨耶雪耶知孰是。
几将被褐出门看,不待足前成辟易。
迟明乃知雪未就,雨亦甚微风独吼。
晨炊未暇询无有,亟令问讯邻家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