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亮知客》
《亮知客》全文
宋 / 释普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主中宾句验来端,四海禅流总被瞒。

铁磨机轮比拟,逢人即出舌翻澜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iàngzhī
sòng / shìníng

zhǔzhōngbīnyànláiduānhǎichánliúzǒngbèimán

tiělúnnánjīngféngrénchūshéfānlá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比拟(bǐ nǐ)的意思:通过类比的方式来形容或说明某事物。

禅流(chán liú)的意思:禅流是一个汉字词语,由“禅”和“流”两个字组成。禅指禅宗,是佛教的一种宗派,强调静心思考和觉察。流指水流,在这里代表着自然的流动和变化。

翻澜(fān lán)的意思:形容水势翻滚澎湃,喻指局势剧变或事态突然发展。

机轮(jī lún)的意思:指机械设备中的齿轮,比喻关键或重要的角色或组成部分。

磨机(mó jī)的意思:比喻做事情拖拖拉拉,不积极主动。

四海(sì hǎi)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广阔的天地。也表示四面八方、各个地方。

鉴赏

这首诗名为《亮知客》,是宋代僧人释普宁的作品。诗中以"主中宾句验来端"起笔,暗示了对佛法智慧的探讨,强调了理解和验证佛法真谛的重要性。接下来的"四海禅流总被瞒",则揭示了佛法深奥,即使是广大的禅宗信徒也可能难以完全领悟,暗示了佛法的微妙与不易把握。

"铁磨机轮难比拟"运用比喻,将佛法修行比作铁磨机轮,形象地描绘出其坚韧不拔、持续不断的磨砺过程,难以用常理解释或类比。最后的"逢人即出舌翻澜",则描绘了释普宁作为知客,面对不同的人能灵活运用佛法,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传播教义。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对佛法智慧的深刻洞察和对禅修者的赞美,体现了禅宗教育者的智慧与口才。

作者介绍

释普宁
朝代:宋

释普宁(?~一二七六),号兀庵,蜀(今四川成都)人。出家于蒋山,参育王无准师范禅师得法。理宗绍定、端平间,为侍者随师范自育王至径山数载。历住庆元府象山灵岩广福禅院、常州无锡南禅福圣禅寺、巨福山建长兴国禅寺、婺州云黄山宝林禅寺。端宗景炎元年卒(《佛学人名辞典》)。为南岳下二十世,无准师范禅寺法嗣。有《兀庵普宁禅师语录》三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附录。 释普宁诗,以辑自《语录》的偈颂及其中单编的诗合编为一卷。
猜你喜欢

感事·其四

精卫衔木石,毕志沧海间。

爰居巢鲁门,风多避其患。

矫矫陈虎贲,方舟盖广川。

抽刀榑木折,饮马咸池乾。

节旄脱欲尽,灵查殊未还。

天吴激溟涨,浩荡弓频关。

青鸟昆仑来,投我白玉环。

素书虽不识,长揖辞蓬山。

凤驾有遗音,窈窕难重攀。

夜来阊阖风,吹折山中兰。

(0)

自题宣南话别图·其一

身世浑如燕剪抛,一年一度一新巢。

南横街北春才定,别竹辞花又打包。

(0)

写近诗就正于志盦复书谓当与松邻同读再简一首兼讯松邻

吾宗诗律早升堂,道子开元远擅场。

二妙取怀相赏析,百篇低首待平章。

自怜微尚牵人事,未有中声起国光。

腹负真惭读书少,眼明今喜得朋良。

(0)

送言謇伯之天津

潞河水程安且娱,盘旋直到丁字沽。

却舍双轮曳双桨,歌诗不歌余马瘏。

言子觥觥世文学,能为汉赋摧吴歈。

春风原草出佳句,才名英绝传皇都。

金台骏骨已不朽,上客珠履争迎趋。

析津形势控南北,黄河万里此尾闾。

方今金瓯无点缺,谁令堂闼来貙貐。

宗生乘风范揽辔,斯志颇志常人殊。

虫鱼釽析小言耳,彼哉沟瞀而拘迂。

我生心力百无赖,有书废读冠则儒。

坐看鹒蟀似流电,安有远志殚八区。

以我方君何所似,强者齐楚,弱者犹曹邾。

祇馀结习未全汰,别无美谥惟至愚。

临歧一语重诿諈,君应诺我勿嗫嚅。

水西庄畔脱经过,尚闻八卷题襟韵事无?

(0)

门人黄叔权寄诗见怀答之

落落交亲远,骎骎岁月新。

人才亦东豕,吾道竟西麟。

旧学存门下,离怀逐渭滨。

岁寒期共保,勤寄陇头春。

(0)

春夜宿武侯祠晨起诣青羊宫就李道人觅餐

疏筱映禅房,枝枝带微雨。

流莺啼欲阑,系马向廊庑。

蜀人思武乡,千秋荐椒醑。

并吞业未成,精灵歘然聚。

莲界夜沈沈,佛香篆微缕。

薄醉易成眠,对榻欣得侣。

一梦觉华胥,无意吟梁甫。

晨兴何所适,更就炼师语。

清盥挹溪涧,静趣生花屿。

饷我青精饭,应从丹灶煮。

九衢冠盖中,此味閒领取。

杖策行出门,苍烟散平楚。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