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梅花(其二)》由宋代诗人黄裳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梅花在冬日雪中的独特风姿与诗人对其的深情赞美。
首句“逢春莫问枝南北”,诗人以“逢春”为引子,却反其道而行之,不问梅花的生长方位,而是将目光聚焦于梅花本身,暗示梅花无论身处何地,都能绽放出独特的美丽。这句诗既是对梅花自然属性的赞美,也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表达了诗人对梅花不畏严寒、独立开放的精神的敬仰。
次句“对雪休分腊后先”,紧承上句,进一步描绘了梅花在雪中的景象。诗人在这里巧妙地运用了“腊后先”的概念,不仅指时间上的先后,更暗含了梅花在严冬中率先开放,与雪花相伴的独特情境。通过“对雪”二字,诗人将梅花与雪花融为一体,营造了一幅静谧而高洁的画面,展现了梅花在冬日雪景中的绝美姿态。
接下来的“岂独惜花长欲醉”,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这里的“惜花”不仅仅是对花朵本身的喜爱,更是对梅花所象征的坚韧不拔、高洁脱俗精神的钦佩。诗人似乎被梅花的美丽所吸引,以至于产生了想要沉浸其中、沉醉其中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对梅花之美深入骨髓的欣赏和感悟。
最后,“相宜尤是雪寒天”一句,是对前文的总结与升华。诗人强调了梅花与寒冷冬日的相得益彰,尤其是与雪花共舞的场景最为和谐美好。这一句不仅描绘了梅花在雪中的美丽画面,也寓意着梅花在逆境中展现出的生命力与坚韧,以及它与恶劣环境抗争并最终绽放的顽强精神。
综上所述,《梅花(其二)》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梅花在冬日雪中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坚韧不拔、高洁脱俗精神的深深敬仰和赞美。这首诗不仅是一幅美丽的画卷,更是诗人情感与哲思的深刻体现。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金盏子
奖绿催红,仰一番膏雨,始张春色。
未踏画桥烟,江南岸、应是草秾花密。
尚忆溅裙苹溪,觉诗愁相觅。
光风外,除是倩莺烦燕,谩通消息。梨花夜来白。
相思梦、空阑一林月。
深深柳枝巷陌,难重遇、弓弯两袖云碧。
见说倦理秦筝,怯春葱无力。
空遣恨,当时留秀句,苍苔蠹壁。
广安朱义从为渝上霜台之客母夫人年八十馀极其孝养一日有三白鹭翔集中庭不去义从作翔鹭亭识其事缙云子为赋此诗
振振鹭,鹭于飞。
白华遗音咏洁白,故此翔鹭呈鲜仪。
萱堂八十癯仙姿,无心更出风絮词。
夜入佛观灯耿耿,晨翻贝叶多发丝。
郎君风标晋人上,芙蕖照映清涟漪。
晨昏定省履声细,鹭兮飞跃随彩衣。
吾闻击石百兽舞,又闻上世巢可窥。
余生眼明见异事,感今怀昔为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