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荜路(bì lù)的意思:指草木丛生的小路,比喻行人稀少的偏僻小路。
不同(bù tóng)的意思:不同的方法或手段,却能达到相同的效果。
蚕丛(cán cóng)的意思:形容许多蚕在一起吐丝,比喻人多拥挤。
大王(dài wɑng)的意思:指权力最大、地位最高的人。
扶桑(fú sāng)的意思:扶桑是指日本的古称,也用来比喻东方国家或东方文化。
鲸波(jīng bō)的意思:形容海洋中鲸鱼游动时所引起的波浪,比喻事物巨大而引起的影响。
里外(lǐ wài)的意思:指内外两个方面,从内到外或从外到内。
弱水(ruò shuǐ)的意思:指形容感情深厚、难以割舍的情感纠葛。
桃源(táo yuán)的意思:指理想中的美好世界或乌托邦,也用于形容人们过着宁静、幸福、自由自在的生活。
王风(wáng fēng)的意思:指古代君王的风度和风范。
闻说(wén shuō)的意思:听说;听闻
无异(wú yì)的意思:没有区别;没有差异
燕语(yàn yǔ)的意思:指能言善辩、口才出众的人。
依稀(yī xī)的意思:模糊地看到或记得,不清晰或不确切地知道。
大王风(dài wáng fēng)的意思:指某人以傲慢、盛气凌人的态度,自以为是地行事,显得非常嚣张和风头十足。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抗清名将张煌言所作的《感事四首(其二)》。诗人以扶桑国和弱水为背景,寓言性地表达了对远方未知世界的想象和感慨。"闻说扶桑国,依稀弱水东"描绘了一个遥远而神秘的东方国度,暗示着壮志未酬的漂泊感。"人皆传燕语,地亦辟蚕丛"借用了燕子和蚕丛的典故,象征着民间的传说和隐居的生活方式,可能暗指民间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荜路曾无异,桃源恐不同"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与理想的对比,即使道路艰难,也希望能找到像桃花源那样的理想之地,但又担心现实中可能难以寻觅到那样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两句"鲸波万里外,倘是大王风"以大海比喻世事的险恶和壮志的宏大,表达了诗人即使身处困境,仍怀揣着远大的抱负和对自由翱翔的渴望,期待着能有如大王般的风云际会,实现自己的理想。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象征和寓言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远方的理想追求以及对现实的反思,体现了他坚韧不屈的民族气节和高尚的志向。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张直温主簿赴南阳
张君年少予,冠岁聚公车。
留落成强仕,声名就子虚。
穰橙千户富,潭菊万家居。
吏隐何为乐,优游不废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