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夜雨·其一》
《夜雨·其一》全文
金 / 李俊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元气淋漓九垓,那消掩耳一声雷。

雨虽不解时节,云岂无心出岫来。

所恨龙潜犹未起,大都天意卒难回。

等闲莫话为霖事,且对檐花尽此杯。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解(bù jiě)的意思:不理解、不明白

出岫(chū xiù)的意思:指人物出山,开始活动或发挥才能。

大都(dà dū)的意思:大多数,多半

檐花(yán huā)的意思:指房檐上的花朵,形容房屋装饰华丽。

等闲(děng xián)的意思:平常、平凡、无所事事

九垓(jiǔ gāi)的意思:形容数目极大,数量极多。

淋漓(lín lí)的意思:形容流动的水或液体充分而顺畅。

龙潜(lóng qián)的意思:指龙潜水中,比喻人隐姓埋名、隐藏实力。

时节(shí jié)的意思:指特定的季节或时期,也可指特定的时机。

天意(tiān yì)的意思:指天命所归,事物的发展与结果由天决定,人力无法左右。

无心(wú xīn)的意思:没有心思或意愿去做某事

掩耳(yǎn ěr)的意思:掩盖耳朵,不听或不理会别人的警告或劝告。

元气(yuán qì)的意思:指人体内的精力、生命力或活力。形容精神饱满,精力旺盛。

鉴赏

这首《夜雨(其一)》由金末元初诗人李俊民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雨的景象与诗人深邃的情感。

首句“元气淋漓彻九垓”,以“元气”开篇,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雨势之大,仿佛连九天之外都能感受到雨水的充沛与力量。接着,“那消掩耳一声雷”,描绘了雷声轰鸣,却并未完全掩盖住雨声,形象地表现了雨声之响亮,雷声之震撼,两者交织成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

“雨虽不解知时节,云岂无心出岫来。”这两句转折,将视角转向对雨和云的思考。雨似乎不懂得时节的变化,而云却似乎有意无意地从山中飘出,表达了自然界中事物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

“所恨龙潜犹未起,大都天意卒难回。”这里借用了“龙潜”的典故,表达了对未能充分发挥力量的遗憾,同时也暗示了对命运难以逆转的感慨。最后一句“等闲莫话为霖事,且对檐花尽此杯”,则以轻松的口吻结束,劝告人们不必过于忧虑或抱怨,而是应该珍惜眼前的时光,享受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整首诗通过对夜雨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神秘,也蕴含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当下生活的乐观态度。

作者介绍
李俊民

李俊民
朝代:金   籍贯:自号鹤鸣老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猜你喜欢

招梁器圃·其一

罗浮四百玉芙蓉,上有飞桥跨两峰。

君爱麻姑台上月,归来莫待海门钟。

(0)

林中杂咏·其一

向花啼不已,一一是相思。

更有山鹕好,雌雄总画眉。

(0)

熨斗曲·其二

儿既上箸襦,复㡓不须作。

箸襦下当煖,熨斗火方大。

(0)

古意·其五

苔青至秋紫,兰紫至秋红。

妾自多颜色,承恩岁晏中。

(0)

莱圃杂咏·其五

红翠双入帘,知自罗浮至。

口衔麻姑书,催我营春事。

(0)

秋日挈舟茉莉沙追送孔参军即景口占以赠其行·其十

寡过期中岁,人人亦可师。

君行苦离索,怅望复来时。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