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与轩同静,琴将枕共横。
无聊人易倦,有忆梦难成。
不解(bù jiě)的意思:不理解、不明白
风带(fēng dài)的意思:指风吹动带动其他东西,比喻一个人的言行举止或者事物的影响力广泛、持久。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
片月(piàn yuè)的意思:指短暂的时间,特指一个月的时间。
秋声(qiū shēng)的意思:指秋天的声音,比喻悲凉、寂寞的声音。
疏钟(shū zhōng)的意思:指钟声清脆悠扬,声音洪亮悦耳。
童子(tóng zǐ)的意思:指小孩子的声音非常嘈杂,形容人多嘈杂、喧闹。
无聊(wú liáo)的意思:指事物乏味、无趣,缺乏刺激或兴趣。
这首《秋夜》由清代诗人陈文达所作,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寂寥的秋夜图景。
首句“夜与轩同静”,以“轩”字点明了地点,即轩窗之所,夜晚的寂静与之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接着,“琴将枕共横”,琴与枕并置,暗示了主人公在夜晚的闲适状态,或是独自一人,或是与友对坐,弹琴自娱,或是在静思中安然入眠。这样的场景,既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也体现了生活的雅致与情趣。
“无聊人易倦,有忆梦难成。”这两句通过对比,揭示了人在不同心境下的感受。无聊之人容易感到疲倦,而怀有思念之情的人则难以入眠,梦境难成。这种情感的细腻描绘,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和深刻理解。
“风带疏钟度,云扶片月行。”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景象。微风吹过,带着远处稀疏的钟声,仿佛是时间的低语;云层轻轻托起一轮孤月,缓缓移动,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浪漫。这些自然景象的描写,不仅丰富了画面感,也赋予了诗歌以动态美。
最后,“可怜童子睡,不解听秋声。”这一句以童子的无知与纯真,反衬出成人世界的复杂与多愁善感。童子熟睡,不懂得欣赏秋夜的美妙声音,这既是对童年的怀念,也是对成人世界的一种感慨。整首诗在描绘秋夜美景的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百态的思考与感悟。
综上所述,《秋夜》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感捕捉,以及对生活情感的深刻体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良宵无意贪游玩。奈邻友、闲呼唤。
六街非是少人行,不似旧时风范。
笙歌零落,绮罗消减,枉了心情看。
思量往事堪肠断。怕频到、帘儿畔。
朦胧月下却归来,指望阿谁收管。
低头注定,两眼儿泪,百计难消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