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徐熥所作,名为《口占戏赠道晦》。诗中描绘了诗人历经十年离家之苦,生活半在城市半在山林的情景。诗人自比为遁入空门的修行者,只差一件僧衣便能完全融入世外桃源。整首诗以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束缚的解脱感。
通过“家难相寻已十秋”,诗人首先点明了长时间离家的孤独与思念之情。接着,“半居城市半林丘”一句,生动地展现了他既置身于繁华都市,又渴望回归自然山林的生活状态。这种矛盾的心理,反映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双重追求。
“此身已是空门客”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这里的“空门”不仅指佛教中的寺庙,也暗喻了诗人内心寻求宁静与解脱的状态。“只欠披缁物外游”则表达了诗人期待着穿上僧衣,真正融入世外桃源的愿望。这不仅是对物质生活的放弃,更是对心灵归宿的追寻。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而富有哲理,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解脱的渴望,以及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微妙平衡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过羚羊峡
上峡上峡行不休,一夫力挽千钧舟。
船头刺篙后摇橹,长徽短纆柔如组。
牂牁乃是百谷王,端水作腹泷水肠。
兼山习坎为束峡,譬则咽喉司吐纳。
昨宵峡口闻风雷,耳长目短心先骇。
今朝峡中豁烟雾,山色水声浑不住。
此时此景堪语谁,当境不觉旁得之。
上如龙伯大人抚长剑,截取方舆作天堑。
下如任国公子垂钜竿,坐临砥柱观狂澜。
前如五丁凿破蚕丛道,金牛奔入西山草。
后如祖龙东面挥神鞭,众石俯首争相先。
左如维摩一榻一方丈,金毛狮子纷相向。
右如陁罗千手千芙蓉,三十二相填虚空。
入如有穷射天弹九日,蔀屋宵中见营室。
出如瞿昙夜半睹明星,扶桑浴日天鸡鸣。
天鸡鸣,我当去,行遍千山万山路。
顺风顺水下峡船,相逢莫问曾经处。
行路难,行路难,莫难于瞿塘之滟滪。
何如羚羊古峡彻底清,照见行人不知数。
行人照水水照人,形影奔波漫相遇。
当从旧路复归来,石出水枯山骨露。
顺流东下会有时,回首唤山与山语。
《过羚羊峡》【明·成鹫】上峡上峡行不休,一夫力挽千钧舟。船头刺篙后摇橹,长徽短纆柔如组。牂牁乃是百谷王,端水作腹泷水肠。兼山习坎为束峡,譬则咽喉司吐纳。昨宵峡口闻风雷,耳长目短心先骇。今朝峡中豁烟雾,山色水声浑不住。此时此景堪语谁,当境不觉旁得之。上如龙伯大人抚长剑,截取方舆作天堑。下如任国公子垂钜竿,坐临砥柱观狂澜。前如五丁凿破蚕丛道,金牛奔入西山草。后如祖龙东面挥神鞭,众石俯首争相先。左如维摩一榻一方丈,金毛狮子纷相向。右如陁罗千手千芙蓉,三十二相填虚空。入如有穷射天弹九日,蔀屋宵中见营室。出如瞿昙夜半睹明星,扶桑浴日天鸡鸣。天鸡鸣,我当去,行遍千山万山路。顺风顺水下峡船,相逢莫问曾经处。行路难,行路难,莫难于瞿塘之滟滪。何如羚羊古峡彻底清,照见行人不知数。行人照水水照人,形影奔波漫相遇。当从旧路复归来,石出水枯山骨露。顺流东下会有时,回首唤山与山语。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1667c67d1b10f18204.html
昆仑奴歌
飞宇连云列阿阁,相公卧病垂珠箔。
中有佳人颦翠蛾,春愁暗逐炉烟结。
千牛省疾乍登堂,杨柳风姿何濯濯。
酪湩虽甘桃液酸,幽怀脉脉言不得。
临别殷勤覆玉纤,含情空指胸前月。
不教磨勒解疑团,月满良宵应独看。
力士金椎挝猛犬,雕栏已失护花幡。
逐得渔船辞洞口,一肩香雪度重垣。
嗟嗟人奴技至此,惜哉未遇汉天子。
戈盾林中如鸟飞,汾阳失策复何悔。
安、史虽灭外夷强,胡不使之执鞭弭。
他年翠辇再蒙尘,空令卖药洛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