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庭(běi tíng)的意思:北庭是指中国古代西域地区的都城,也代表边疆地区。
沧溟(cāng míng)的意思:沧溟指大海的广袤无垠,也用来比喻宽广无边的事物。
长驱(cháng qū)的意思:指长时间地奔驰或长途行军。
吹笛(chuī dí)的意思:吹奏笛子。也用来比喻人们无所事事,不务正业。
将星(jiāng xīng)的意思:指年轻有为、有才华的人。
勒铭(lè míng)的意思:勒铭是指在铭文上刻写留下记载,以便后人铭记和传承的意思。比喻留下深刻的印象或重要的教训。
吏士(lì shì)的意思:指官吏、士人。
罗浮(luó fú)的意思:形容事物美丽多姿、繁华盛大。
梅花(méi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才能在逆境中得以展现出来。
南粤(nán yuè)的意思:指广东省,也泛指广东地区。
然石(rán shí)的意思:指事情发展的趋势如同石头滚下山坡一样,不可逆转。
上将(shàng jiàng)的意思:指军队中最高的军衔,也指在某一领域或行业中地位最高的人。
声威(shēng wēi)的意思:声望和威势。
铜柱(tóng zhù)的意思:比喻坚固不倒的支撑物或人。
万古(wàn gǔ)的意思:指永远、永久、万世不变。
燕然(yàn rán)的意思:形容态度坚决,毫不动摇。
扬旌(yáng jīng)的意思:扬旌是指高举旗帜,表示昂扬奋发的意思。
远播(yuǎn bō)的意思:远远传播开来,声誉远扬。
燕然石(yàn rán shí)的意思:燕然石是指燕山上的一块石头,比喻人的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的《送戚都督之岭南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戚都督出征岭南的壮阔场景,充满了豪情与壮志。
首句“绝徼重飞上将星”,以“上将星”比喻戚都督的英姿,暗示他即将踏上征途,如同星辰般耀眼。接着“扬旌伐鼓度沧溟”,通过“扬旌”和“伐鼓”的动态描写,展现了军队出征时的雄壮气势,跨越大海,气势磅礴。
“长驱吏士过南粤,远播声威到北庭”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戚都督率领军队深入敌境,不仅征服了南方的南粤之地,还远播声威至北方边境,显示了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影响力。
“杕杜含杯千堠肃,梅花吹笛乱山青”这两句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绘来烘托气氛,杕杜(一种植物)含杯,千堠(军营)肃静,梅花吹笛,山色青翠,既表现了军纪严明,又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庄严的氛围。
最后,“罗浮铜柱燕然石,万古何人并勒铭”两句,引用历史典故,罗浮铜柱和燕然石都是古代立碑纪念战功的地方,表达了对戚都督功绩的肯定与敬仰,同时也寄托了对后世能有人同样留下辉煌事迹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戚都督出征岭南过程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其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以及对国家忠诚与奉献的高尚品质,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历史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