俊雕摩空没,波平四如砥。
初若锥遇锤,契则针投水。
欲识苏子谁,长爪梵志是。
不向无智生,宁向有智死。
不解(bù jiě)的意思:不理解、不明白
禅床(chán chuáng)的意思:指禅宗僧人修行时所用的床榻,也指修行禅定的地方。
长舌(cháng shé)的意思:形容说话多嘴、爱说闲话、喜欢挑拨是非的人。
嵯峨(cuó é)的意思:形容山势高耸、雄伟壮丽。
雕摩(diāo mó)的意思:指雕刻、摩擦等繁琐的工作或琢磨、推敲等细致的思考。
梵志(fàn zhì)的意思:指有远大抱负和志向的人。
佛印(fó yìn)的意思:指佛陀或佛教的印记,比喻事物的真实本质或重要特征。
高台(gāo tái)的意思:指地势高而平坦的台地,也比喻地位高、权势大。
广长(guǎng cháng)的意思:广泛而长久。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坚利(jiān lì)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质或行为坚定而聪明。
牛耳(niú ěr)的意思:形容人能力强,才智出众,能够掌握大权或领导他人。
片言(piàn yán)的意思:指言辞短小,意义深远。
千万(qiān wàn)的意思:表示强调或劝告,要注意或务必做某事。
却望(què wàng)的意思:形容心怀不满意,希望得到更好的情况。
苏子(sū zǐ)的意思:指聪明、才智出众的人。
秃翁(tū wēng)的意思:指头发稀少或秃顶的老人。
无智(wú zhì)的意思:没有智慧、缺乏聪明才智
意气(yì qì)的意思:形容人精神饱满,斗志昂扬,充满自信和活力。
隐几(yǐn jǐ)的意思:隐瞒真相,掩饰事实。
咫尺(zhǐ chǐ)的意思:指距离非常近,形容事物或人之间的距离极短。
中调(zhōng diào)的意思:
犹中和。《太平御览》卷八四一引《淮南子·地形训》:“河水中调而宜菽。”今本“调”作“浊”。 王念孙 《读书杂志·淮南四》:“浊本作调。中调犹中和也。”
词调体式之一。以其长短适中,故名。一般以五六十字至九十字为“中调”,以别于“长调”。
广长舌(guǎng cháng shé)的意思:指人言多而言杂,喜欢多嘴多舌,善于说闲话。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佛印和尚与苏子之间的对话场景,通过对比与比喻,展现了两人在智慧与理解上的差异。诗中“佛印老秃翁”形象地刻画了佛印的形象,而“片言拄苏子”则暗示了佛印话语的力量,能够支撑苏子的思想。禅床咫尺间,却能跨越千万里的距离,象征着精神层面的沟通超越了物理空间的限制。
“不解弦中调,如风过牛耳”,形象地描述了苏子对于佛印话语的理解程度,如同风吹过牛耳,难以触及实质。接着,“却望妙高台,嵯峨插天起”描绘了妙高台的雄伟景象,象征着智慧的高度与深远。而“俊雕摩空没,波平四如砥”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强调了这种高度与深度。
“意气稍得舒,归来对隐几”,表达了在经历了与佛印的对话后,苏子内心得到了释放与平静。最后,“卷我广长舌,避汝坚利齿”、“初若锥遇锤,契则针投水”、“欲识苏子谁,长爪梵志是”、“不向无智生,宁向有智死”等句子,则通过一系列的比喻,揭示了苏子在智慧与理解上的独特之处,以及他对智慧追求的决心与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比喻,展现了苏子在智慧探索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与感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智慧与理解的深刻思考。
春郊逢雨霁,遐迩皆奇瞩。
乱水浅塘分,归云众山簇。
不惜障泥污,联骑踏新绿。
芦滩未隐鹭,麦陇初呼犊。
睛色野潭明,孤烟寺楼矗。
抬级恣远眸,净碧手堪掬。
不独山容润,万象如膏沐。
对枰忘人境,瞑照入帘速。
心仪金门隐,目笑成都卜。
尘埋幸非深,鱼鸟亦已熟。
我当办閒身,来与清景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