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阁下诸同舍》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末时节,春风渐逝,花英凋零的景象,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以“春风过尽欲无馀”开篇,形象地展现了春天即将消逝的情景,春风虽美,却终将离去,无法挽留,这种自然界的更迭,引发了诗人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深思。
接着,“天禄花英玉不如”,进一步将春花之美与珍贵的玉石相比较,强调了春花的美丽非凡,即使是最珍贵的玉石也无法比拟。这不仅是对春花美的赞美,也是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叹。
“闭户清台谁累汝”,这一句转而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远离尘嚣的心境。诗人似乎在说,那些追求名利、被世俗所累的人,是否也像这春花一样,最终会凋零?这里蕴含着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以及对内心清净生活的向往。
最后,“正应归舍悉焚书”,则表达了诗人对回归本真、摒弃繁琐学识的渴望。在经历了繁华与喧嚣之后,诗人或许认为,真正的智慧和快乐来自于内心的平静与简单的生活,因此他建议人们应该回归自我,焚毁那些束缚心灵的书籍,寻找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春末的景象,抒发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以及对超脱世俗、回归本真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同志
我本无生俦,涉有乖素愿。
百年直寄耳,倏忽如过电。
犹记学语时,老色遽满面。
富贵非所希,吾道在贫贱。
往事绝寻思,残生喜彊健。
忘机有白鸥,消日赖黄卷。
今辰扶杖出,穷探不知倦。
与子偶相逢,抵掌说嘉遁。
同歌紫芝曲,共饱青精饭。
世人不相知,心通亦何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