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无幽涧中,清恐人知者。
《惠山泉·其二》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泉水的品鉴与欣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通过“处处品泉流,争名不相下”,诗人表达了对泉水的广泛探索和对其品质的细致评价,仿佛每处泉水都有其独特之处,值得人们去品味和赞赏。这种“争名不相下”的描述,既体现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接着,“岂无幽涧中,清恐人知者”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似乎在说,在那些幽静的山谷之中,或许隐藏着更为清澈纯净的泉水,它们之所以保持清净,可能是因为鲜为人知,未被世俗所扰。这里不仅赞美了泉水的清澈,更寓意了那些不为世人所熟知的美丽与宁静,提醒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不应忽视这些珍贵的自然宝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见解和深沉情感,同时也蕴含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真善美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赋得五月鸣蜩
散步芳堤上,如簧乍弄声。
初闻未惯耳,徐绎颇含情。
好雨无逾节,知时逮化生。
豳风曾叶什,月令善窥衡。
但鼓胁为响,宁腾口浪鸣。
以旁真是别,虽噪不离清。
骆咏且须待,江脩信致精。
寒蝉何足取,即事慎扬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