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第四回回前诗》
《第四回回前诗》全文
清 / 曹雪芹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贿]韵

捐躯报国恩,未报身犹在。

底物多情,君恩或可待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huíhuíqiánshī
qīng / cáoxuěqín

juānbàoguóēnwèibàoshēnyóuzài

yǎnduōqíngjūnēnhuòdài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报身(bào shēn)的意思:报答恩情,回报恩德。

报国(bào guó)的意思:为国家贡献力量,为国家做出奉献。

底物(dǐ wù)的意思:指事物的本质或实质。

多情(duō qíng)的意思:形容人感情丰富,多愁善感,容易动情。

国恩(guó ēn)的意思:国家的恩德或恩惠。

捐躯(juān qū)的意思:为了正义、国家或他人的利益而毫不犹豫地献出生命。

可待(kě dài)的意思:可以等待或可靠的人或事物。

眼底(yǎn dǐ)的意思:指深藏在心底的感受、情感或意思。

捐躯报国(juān qū bào guó)的意思:为国家舍弃生命,表达对国家的忠诚和献身精神。

鉴赏

这首诗简短而深沉,体现了诗人曹雪芹对于忠诚报国的高尚情感。"捐躯报国恩"表达了作者愿意不惜生命去履行对国家的承诺和责任,显示出一种坚定的决心。然而,"未报身犹在"则揭示了诗人虽然尚未完成使命,但仍然坚守着希望,期待着有一天能够实现自己的抱负。

"眼底物多情"一句,可能暗示着诗人对世间万物的深情厚意,同时也暗含着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即使在困境中也不忘情于大义。最后的"君恩或可待"则是对国家恩情的深深期待,表达出对未来的乐观和坚韧,坚信自己终有一日能偿还这份大恩。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曹雪芹作为文人士大夫的家国情怀和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曹雪芹

曹雪芹
朝代:清   字:梦阮   号:雪芹   生辰: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关外祖籍辽宁铁岭,生于南京,约十三岁时迁回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至雍正六年(1728),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曹雪芹随家人迁回北京老宅。
猜你喜欢

未至鼎州道旁有甘泉既酌泉过松竹百步投宿小

一宿招提又裹粮,寸心孤影自匆忙。
客从瘴岭暑边过,兰在幽林深处香。
动静於人曾两意,升沈如梦亦都忘。
但悲垂老恩无报,泪眼瞻依日月光。

(0)

吴江有三高祠谓鸱夷子皮步兵校尉角里先生也

外物由来如梦幻,达人轻视等毫毛。
投身为有区区者,始觉诸公节行高。

(0)

无夜二绝

春风灯火倾城醉,明月花枝满地寒。
不是陇头新麦绿,田夫未肯远来看。

(0)

西邻桑间有隙地从可五丈其横五分之一荒蔓瓦

荒园茅塞闭墙隈,多谢西邻借我开。
力课顽僮移断甓,小通幽径养苍苔。
种云无处容桤木,遮日聊须买竹栽。
十亩故乡松与菊,不须便望主人回。

(0)

吾乡城外北室宛转皆亭园自北门外南彻浮桥最

短墙疏竹小园亭,记得东风婺女城。
久酝菖蒲催祓禊,半肥梅子待清明。
桥边沙印骄骢迹,水外花藏醉客声。
年少不知身解老,曾交豪气与春争。

(0)

虩虎捕蝇壁间极轻利砌下蜗牛宛转涎中不胜其

窗罅回旋怜虩虎,阶前迟钝念蜗牛。
静中物理曾观妙,一欢世间堪白头。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