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间寒事早,众山木已黄。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秋 山 寄 陈 谠 言 唐 /王 昌 龄 岩 间 寒 事 早 ,众 山 木 已 黄 。北 风 何 萧 萧 ,兹 夕 露 为 霜 。感 激 未 能 寐 ,中 宵 时 慨 慷 。黄 虫 初 悲 鸣 ,玄 鸟 去 我 梁 。独 卧 时 易 晚 ,离 群 情 更 伤 。思 君 若 不 及 ,鸿 雁 今 南 翔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悲鸣(bēi míng)的意思:形容悲伤哀鸣的声音。
北风(běi fēng)的意思:指寒冷的北风,比喻严寒的天气或环境。
不及(bù jí)的意思:不如;不及格;不及时
独卧(dú wò)的意思:独自一人躺卧。
感激(gǎn jī)的意思:对别人的帮助或关心心存感激之情。
鸿雁(hóng yàn)的意思:比喻亲友离别或相思之情。
慨慷(kǎi kāng)的意思:形容情感激动、豪情壮志
离群(lí qún)的意思:离开群体,与众不同
南翔(nán xiá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迅速消失、不见踪影。
群情(qún qíng)的意思:指群体中普遍存在的情绪或心理状态。
若不(ruò bù)的意思:如果不是,如果没有
山木(shān mù)的意思:指山林中的树木,比喻人才。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玄鸟(xuán niǎo)的意思:指神秘而灵异的鸟类,比喻希望或好运降临。
中宵(zhōng xiāo)的意思:指夜晚的中间时刻,也可以指夜深人静的时候。
- 注释
- 岩间:山岩之中。
寒事:寒冷的季节。
众山:众多的山。
木已黄:树木已经变黄,指秋天景象。
北风:从北方吹来的风。
何萧萧:多么凄凉的声音。
兹夕:这个夜晚。
露为霜:露水因为寒冷而凝结成霜。
感激:内心充满感激或其他强烈情绪,这里可能指因景生情。
未能寐:不能入睡。
中宵:半夜。
时慨慷:时常有慷慨激昂的情绪。
黄虫:指秋天的昆虫,因其叫声而得名。
初悲鸣:开始发出悲伤的叫声。
玄鸟:古代常指燕子,这里也是。
去我梁:离开我的房梁,表示离开家园。
独卧:独自躺着。
时易晚:时间容易变得很晚,感觉夜晚漫长。
离群:离开群体,这里指孤独。
情更伤:情感上更加悲伤。
思君:思念你。
若不及:如果赶不上,比喻无法传达的思念。
鸿雁:大雁,常用来象征书信或远行。
今南翔:现在正向南方飞翔。
- 翻译
- 山岩间的寒冷来得早,众多山上的树木已经变黄。
北风吹得多么凄凉,这个夜晚露水凝结成霜。
心中充满感激难以入睡,半夜时分感慨激昂。
秋虫开始悲伤地啼叫,燕子也离开了我的屋梁。
独自躺着天色易晚,离开群体更感悲伤。
如果我对你的思念赶不上,大雁如今正向南飞翔。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秋的景象和诗人孤独、思念之情。开篇“岩间寒事早,众山木已黄”迅速勾勒出秋天的萧瑟气氛,山林中的树木已经变黄,显得分外寂寞。紧接着,“北风何萧萧,兹夕露为霜”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寒冷和凄清,北风呼啸而过,将晚上的露水都结成了霜。
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难以入睡,心情也随之变得沉重,“感激未能寐,中宵时慨慷”。这里的“感激”指的是内心的忧伤和不平,而“慨慷”则是形容深夜中的寂寞与思念。诗人进一步写道:“黄虫初悲鸣,玄鸟去我梁”,在秋天,昆虫开始发出悲凉的鸣叫声,黑色的鸟儿也离开了诗人的屋梁,这些细节都加深了诗中的凄凉之感。
“独卧时易晚,离群情更伤”表达了诗人孤身一人的寂寞和离群索居的哀愁。最后,“思君若不及,鸿雁今南翔”,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如同难以企及的鸿鹄之飞,而现在正是大雁南迁的季节,这更加深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亲人的思念。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与对远方亲友的深切思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侄过江涨
阴淫夏为秋,雨暴溪作渎。
缺防旧通市,流潦几入屋。
虽幸廪粟空,犹惜畦蔬绿。
鹿骇不择音,鸿羁分遵陆。
室诮曾子还,城讴华元衄。
中情久岑寂,外物竞排蹙。
设心等一慈,开怀受诸毒。
道力虽未究,游波偶然伏。
粮须三月聚,艾要七年蓄。
君恩许北还,从此当退缩。
次韵子瞻将之吴兴赠孙莘老
宦游莫向长城窟,冬冰折胶弦亦绝。
吴中腊月百事便,蟹煮黄金鲈鲙雪。
京城旧友一分散,近忆吴兴须满颊。
世事反复如翻飞,今日共鲧前益垂。
畏人但恐去不远,适意未觉归来迟。
借问校雠天禄阁,何如江海同游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