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读 元 次 山 诗 有 感 而 作 宋 /丘 葵 民 病 未 苏 息 ,谁 为 远 道 州 。争 趋 热 翕 翕 ,不 念 冷 飕 飕 。摧 剥 先 虫 户 ,差 科 及 钓 舟 。君 门 千 万 里 ,欲 往 诉 无 由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差科(chà kē)的意思:形容学问、知识不够,水平低下。
摧剥(cuī bāo)的意思:摧残剥夺,毫不留情。
钓舟(diào zhōu)的意思:指故意引诱他人上当受骗。
君门(jūn mén)的意思:君门指的是君主的门下,也可以泛指官员、贵族等的门下。
民病(mín bìng)的意思:指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一种病态现象,社会的病症。
千万(qiān wàn)的意思:表示强调或劝告,要注意或务必做某事。
飕飕(sōu sōu)的意思:形容风声、箭声等声音刺耳、猛烈。
苏息(sū xī)的意思:安静休息,放松身心
无由(wú yóu)的意思:没有理由或依据
翕翕(xī xī)的意思:形容多人一起吃饭,和谐团结,亲密无间。
冷飕飕(lěng sōu sōu)的意思:形容寒冷刺骨的感觉。
- 翻译
- 百姓的困苦还未得到缓解,谁是那能解救元道州的人呢?
人们争相追求权势和名利,却忘了底层人民的艰辛和寒冷。
苛捐杂税首先压在贫苦人家,连打渔的小船也被波及。
皇宫远在千里之外,想要申诉却没有途径。
- 注释
- 民病:百姓的困苦。
未苏息:还未得到缓解。
谁为:谁能成为。
元道州:指代某个地方或困境。
争趋:争相追求。
热翕翕:权势和名利的热衷。
不念:忘记。
冷飕飕:形容底层人民的艰辛和寒冷。
摧剥:苛捐杂税。
先虫户:首先压在贫苦人家。
差科:赋税。
及:也包括。
钓舟:打渔的小船。
君门:皇宫。
千万里:极言距离遥远。
欲往:想要去。
诉无由:没有申诉的途径。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社会生活图景,通过对比鲜明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于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和对官吏冷漠态度的批评。开篇“民病未苏息,谁为元道州”表达了人民疾苦未能得到及时缓解,缺乏真正为民请命的官员。这一句点出了诗中所要传达的核心主题,即民生之痛与官方之冷漠。
接下来的“争趋热翕翕,不念冷飕飕”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人们对于热闹场合的追逐和对寒冷现实的忽略。这里的“热翕翕”指的是人群聚集的热闹场所,“冷飕飕”则暗示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贫穷与孤苦,这一对比凸显出社会的不公和人们的视而不见。
“摧剥先虫户,差科及钓舟”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通过“摧剥先虫户”指出了官府对于民众的盘剥和压榨,而“差科及钓舟”则表明这些盘剥无所不在,即便是渔夫之类的小民也难逃其害。
最后,“君门千万里,欲往诉无由”则是诗人内心的感慨与无奈。这里的“君门”指的是朝廷或官府的大门,而“千万里”形容距离之远,是对无法表达自己心声和民众疾苦的一种比喻。诗人想要向上级反映情况却又感到渺茫与无力,这种哀求不得的痛苦深深体现了作者对于社会不公的悲愤。
总体来说,丘葵这首诗通过对民生疾苦和官吏冷漠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于社会现状的深切关注和批判。同时,这也反映出了古代文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他们往往希望能够以自己的力量改变现实世界中的不平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庚辰赴谪金陵过三山同年舒国裳刘实夫廖师贤郭澄卿邀饮即席联句时正月念五日·其一
同年三百道相如,天地生人又一初。
闽水有情春送棹,塞鸿无恙夜来书。
诗成綵笔云连扫,红满胆瓶梅正舒。
赋罢远游谁与和,烟波渺渺正愁予。
题郭鸣世鹤亭
第五桥东野竹青,主人结屋占云汀。
扁舟初入泛花水,三径新开放鹤亭。
亭下萧萧鹤一群,含姿弄影雪纷纷。
水边沙暖行春日,石上风寒卧白云。
白云浩荡沧洲远,忆昔雌雄巢翠巘。
青田养子众雏成,华表辞乡干岁返。
何年偶被云萝制,羽毛摧折樊笼际。
拂雾仍思紫盖飞,临风尚想华亭唳。
小苑斜连雁鹜陂,上林却绕凤凰池。
不须奋翅缑山去,相逐鹓鸾集玉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