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愧学未成,匪叹无知音。
但向胸中会,毋劳指下寻。
种菊或可茹,得酒聊复斟。
发为琴之声,邈矣天地心。
地心(dì xīn)的意思:指事物的核心或中心,也指地球的中心。
动静(dòng jing)的意思:指有关动作和声音的情况。
非所(fēi suǒ)的意思:非所指的意思是不属于某个范畴或不在某个范围之内。
高山(gāo shān)的意思:高大的山峰,喻指高度、水平、境界等方面达到极点。
静一(jìng yī)的意思:保持安静、安定,不发出声音或干扰。
流水(liú shuǐ)的意思:形容水流不断、源源不绝的样子,也用来比喻事物连续不断、不停地发生。
妙趣(miào qù)的意思:形容事物有趣、奇特。
穷达(qióng dá)的意思:形容一个人的财富或地位从贫穷到达富裕或高贵的状态。
所期(suǒ qī)的意思:所期指的是期望、盼望的意思。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无知(wú zhī)的意思:指那些缺乏知识或者不了解实际情况的人常常不会有所顾虑,因为他们对危险或者困难一无所知。
胸中(xiōng zhōng)的意思:指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思想、情感或抱负。
知音(zhī yīn)的意思:知己,好朋友
中会(zhōng huì)的意思:指中途会合或中途相遇。
这是一首写于宋朝的古诗,作者是刘黻,属于“追和渊明贫士诗七首”的第三首。诗人在此通过高山流水与琴声的妙趣,表达了自己对于学问未成、无知音可赏的自愧之情。
“高山与流水,妙趣归之琴。” 这两句设定了整个意境,山水间的自然美景融入琴声之中,显示出诗人内心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吾愧学未成,匪叹无知音。” 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学问不成、无法与高深音乐相通的遗憾和自责。
“但向胸中会,毋劳指下寻。” 这两句则转折出一份超然物外的心态,似乎在说,只要心中有所悟,便无需过多追求外在的东西。
“种菊或可茹,得酒聊复斟。” 在这两句里,诗人提到了日常生活中的小乐趣,如种植菊花、偶尔饮酒,以此自娱。
“穷达非所期,动静一以钦。” 这两句表明了诗人的心态,无论贫穷还是显达,都不应成为追求的目标,而是要在动静之间保持一份敬畏之心。
“发为琴之声,邈矣天地心。” 最后两句则将琴声与宇宙之心相联系,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俗、与自然合一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