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射亭诗》
《射亭诗》全文
宋 / 张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鹄面危亭,鍧然中的声。

将军三箭勇,男子方名

刁斗中原静,车书远塞平。

雕弓今罢赐,何日报功成。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报功(bào gōng)的意思:指报告自己的功绩或功劳,以获得表扬或奖励。

车书(chē shū)的意思:指行驶的车辆上写的字,比喻言辞直截了当,直抒胸臆。

雕弓(diāo gōng)的意思:形容技艺高超,造诣深厚。

刁斗(diāo dǒu)的意思:形容人狡猾、狡诈。

方名(fāng míng)的意思:指有名望、声誉的人。

鹄面(hú miàn)的意思:形容人的面容高贵、庄重。

何日(hé rì)的意思:什么时候

将军(jiāng jūn)的意思:指军队中的高级指挥官,也可用来形容勇敢、有能力的领导者。

男子(nán zǐ)的意思:指有勇气、有胆识、有男子气概的男人。

日报(rì bào)的意思:指每天出版的报纸,报道当天的新闻和信息。

四方(sì fāng)的意思:四个方向,指东、西、南、北四个方位。

危亭(wēi tíng)的意思:指危险的局势或危急的境地。

远塞(yuǎn sāi)的意思:远离尘嚣,避开喧嚣的世界。

中原(zhōng yuán)的意思:指中国北方地区的中心,也泛指中心地带。

中的(zhōng de)的意思:指达到某种状态或程度。

鉴赏

这首诗《射亭诗》由宋代诗人张扩所作,通过描绘射箭场景与将士形象,展现了古代战场的英勇与和平景象的转换。

首联“采鹄面危亭,鍧然中的声”以“采鹄”象征高洁之士,危亭则暗示险峻之地,开篇即营造出一种肃穆而壮丽的氛围。紧接着,“中的声”不仅指箭矢精准命中靶心的声音,也暗喻了将士们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和必胜的决心。

颔联“将军三箭勇,男子四方名”直接赞美了将军的勇猛与男子汉的名声,将军以三箭示勇,不仅展示了个人武艺的高强,也象征着军队的战斗力。男子四方名,则是说这些英雄事迹传遍四方,深入人心,彰显了他们对国家的贡献与荣耀。

颈联“刁斗中原静,车书远塞平”描绘了战争后的和平景象。刁斗是古代军队中用于报时和警戒的器具,其静止状态象征着战争的结束和中原地区的安宁。车书远塞平,则是说边疆地区也恢复了平静,远至边塞的地区都呈现出一片祥和的景象,体现了国家的统一与稳定。

尾联“雕弓今罢赐,何日报功成”表达了对英雄的敬意与期待。雕弓是古代高级将领的象征,如今不再赐予,意味着英雄们的功勋已得到认可。然而,诗人并未止步于此,他期待着英雄们能够再立新功,报效国家,继续为和平与繁荣贡献力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射箭场景的描绘,以及对英勇将士和和平景象的赞颂,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英雄主义的崇敬和对国家统一、和平稳定的向往。

作者介绍

张扩
朝代:宋

[约公元一一二二年前后在世]字彦实,一字子微,德兴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徽宗宣和中前后在世。工诗,词采清丽。崇宁中(公元一一o四年左右)进士。授国子监簿,迁博士,调处州工曹,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寻充馆职。南渡后,历中书舍人。为著作郎时,秦桧赏其诗,迁擢左史,再迁而掌外制。所交如曾糙、朱翌、吕本中辈,皆一代大家。扩著有东窗集四十卷,诗十卷,《宋史艺文志》传於世。
猜你喜欢

阖闾城

茂苑吴宫已劫灰,湖干雉堞满蒿莱。

一抔土在留遗筑,三让风微出霸才。

隐隐波涛豗震泽,踆踆麋鹿走荒台。

坞中剩有桃千树,每到春风次第开。

(0)

过东林故墟有感

一过荒墟一怆心,先贤遗泽系思深。

喜逢日月重开霁,紫气西来照此林。

(0)

简乡人

从来退士偏怜菊,见说君家品最奇。

欲挈一壶来就赏,不知何日是开时。

(0)

戏赠友人张解州

平生少陵诗,先生嗜之极。

方其得意时,宁知有六籍。

吟哦固所爱,句语肯轻掷。

未合此格调,终年不下笔。

章成持示人,苍古多弗识。

朋侪无赏音,抚简自叹息。

惩此谢诗坛,酒量空无敌。

我言扬子云,太玄终不匿。

今晦后应显,劝君无固必。

(0)

赠方文粹奉亲之官京师

方驾前贤不翅过,相逢休要问如何。

喜承毛义当年檄,笑听武城盈耳歌。

尊酒小倾真话尽,江湖谁为宧情多。

长安十丈香尘马,满眼何人净绿波。

(0)

岳阳楼

九江有水来天地,三楚兹楼冠古今。

日月宏开双照耀,行藏偶此一登临。

霓裳无复君山奏,兰茝空悲屈子心。

了了世情归涬溟,巴陵小放酒杯深。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