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叩三车奥,还过五髻西。
飞云先锡住,怖鸽觅灯栖。
这首诗描绘了送僧人前往五台山的场景,充满了对佛教圣地的崇敬与向往。首句“欲叩三车奥”,表达了诗人对佛法深奥的渴望探索,三车象征着佛法中的三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暗含着对佛法精深的追求。接着“还过五髻西”,点明了前往五台山的方向,五髻山是五台山的别称,这里以五髻西指代五台山,既简洁又富有诗意。
“飞云先锡住”一句,通过想象飞云先于僧人到达并驻足,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暗示了僧人的修行境界。而“怖鸽觅灯栖”则以鸽子寻找灯光栖息来比喻僧人在黑暗中寻找光明,象征着僧人在修行路上的坚定与执着。
“金阁看长在,珠林望不迷”两句,描绘了五台山的庄严景象,金阁和珠林分别代表了佛教中的物质与精神财富,表达了对五台山神圣之地的向往与敬畏。最后,“天花开处处,知与石床齐”以花开满地,与石床相齐,象征着修行者内心的宁静与和谐,同时也寓意着佛法的普遍性和深远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送僧人游历五台山的描写,展现了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精神世界的向往,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佛法及自然美的独特感悟。
旧谷未没新谷登,家家击壤含欢声。
惭愧今年雨水足,只鸡㪷酒相逢迎。
豪家征敛纵狞隶,单巾大帕如蛮兵。
索钱沽酒不满欲,大者罗织小者惊。
谷有扬簸实亦簸,钜斛凸概谋其赢。
讵思一粒复一粒,尽是农人汗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