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夏日夜晚景象,通过“曲塘”这一意象,展现了自然界的神秘与壮丽。
首句“一曲清深五月寒”,以“一曲”点明了塘水的曲折蜿蜒,以“清深”形容其清澈而幽深,五月之寒则暗示了夏夜的凉爽,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凉的氛围。这句诗不仅描绘了塘水的形态,也暗示了时间的季节性特征,让人仿佛能感受到夏夜的微风拂面。
次句“不知中有老蛟蟠”,巧妙地引入了神话元素,将一条古老的蛟龙隐匿于塘中,增加了画面的神秘感和动态感。蛟龙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水域的守护神,这一设定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为后续的情节埋下了伏笔。
第三句“雷挝半夜惊飞去”,描述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雷雨,打破了夜晚的宁静。这里的“雷挝”形象地描绘了雷声的震撼力,仿佛是大自然的鼓手在深夜敲响,令人感到惊心动魄。同时,“半夜”与前文的“五月寒”相呼应,强调了时间的特定性和事件的突然性。
最后一句“已见天南九万抟”,转而描绘了蛟龙在雷雨之后的行动。它在雷声的惊吓下飞向天南,展翅高飞,达到了九万里的高度。这里不仅展现了蛟龙的自由与力量,也象征着生命力的爆发和对自由的追求。同时,“九万抟”这一数字的使用,既夸张又富有诗意,增强了画面的震撼力和想象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构建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和动态变化的夏夜场景,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与生命的活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夜寒燃火有感
堕巢拾槁枝,微火吹孤萤。
风火一相得,须臾细烟青。
暖焰遂腾上,凛冽回玄冥。
君看金鼎火,其初亦荧荧。
至理存橐籥,奇功挟风霆。
笑谈缚三彭,指顾役六丁。
超然出尘世,岂独制颓龄。
劝君勿虚死,万过诵黄庭。
夜闻松声有感
清晨放船落星石,大风吹帆如箭激。
回头已失庐山云,却上吴城观落日。
夜深龙归擘祠门,入木数寸留爪痕。
明朝就视心尚慄,腥风卷地雷霆奔。
归船买酒持自慰,性命平生惊屡戏。
固知神怒有定时,波纹蹙作鱼鳞细。
如今衰病卧林坰,霜覆茆檐月满庭。
松声惊破三更梦,犹作当时风浪听。
老学庵井
老学庵北井,六月寒如冰。
大旱不涸雨不增,凛如人以常德称。
日济千人不骄矜,置而不汲渠自澄。
辘轳三丈青丝绳,对之已足凉肺膺。
使我终日卧曲肱,顾谓此井真良朋。
荡除炎歊却尘垢,宜有鬼神来护守。
呜呼泾水一石泥数斗,正使逢时亦何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