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雨叹十解·其四》
《秋雨叹十解·其四》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厌听点滴井边桐,起看空濛望中

横著东山三十里,真珠帘外翠屏风。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翠屏(cuì píng)的意思:形容山色、树木等呈现出翠绿色,景色美丽。

点滴(diǎn dī)的意思:指微小的、细小的事物或数量。

东山(dōng shān)的意思:指避难、躲藏。

空濛(kōng méng)的意思:形容事物模糊、不清晰,缺乏实质内容。

帘外(lián wài)的意思:指事物的外部或边缘。

屏风(píng fēng)的意思:比喻挡住或隔绝外界事物的东西。

三十(sān shí)的意思:指男子到了三十岁时,应该有了自己的事业和立足之地。

望中(wàng zhōng)的意思:望中指的是远远望见中心,形容目光所及的地方都是中心,也可指期望的对象或目标。

一望(yī wàng)的意思:远远望去,一眼可以看到的景象。

真珠(zhēn zhū)的意思:指珍贵、宝贵的东西,比喻非常珍贵的人或事物。

珠帘(zhū lián)的意思:指贵族或富人家中用珍珠制成的帘子,比喻奢华华丽的生活。

真珠帘(zhēn zhū lián)的意思:真珠帘是指珍贵的珠宝帘幕,比喻美丽华贵的帷幕。

注释
厌听:感到厌烦。
点滴:形容水滴落下的声音。
井边桐:井旁的梧桐树。
空濛:模糊不清,如烟雾笼罩。
一望中:视野所及之处。
横著:横亘。
东山:指东方的山脉。
三十里:约三十里的距离。
真珠帘:比喻像珍珠串成的帘子。
翠屏风:绿色的屏风,形容远处青山的翠绿。
翻译
我已厌倦了倾听井边梧桐叶的滴水声
起身远眺,只见一片空蒙的景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受和思考。

"厌听点滴井边桐"一句,以“厌听”表达一种疲倦或烦躁的情绪,而“点滴井边桐”则描写了秋雨如织,连绵不断地落在井边的桐树上,声音细微而持续。这里不仅传达了秋天湿润的气氛,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某种情感波动。

"起看空濛一望中"则是转换视角,从听觉到视觉,诗人站起来眺望远方,发现眼前的一切在细雨中变得模糊不清。这“空濛”二字,用以形容秋日的迷蒙景象,既描绘了自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淡漠和无尽的思索。

"横著东山三十里"一句,将视野拉得更远,东山横亘,长达三十里。这不仅是对空间距离的描写,更是一种意境的扩展,使人感受到诗人胸怀宽广、心境开阔。

最后,“真珠帘外翠屏风”则是一个富丽堂皇的画面。这里的“真珠帘”可能指的是珍贵如同真珠的丝帘,而“翠屏风”则是绿意盎然的屏风。在这两者之间,形成了一种内外空间的对比和互动,不仅美化了诗中的场景,也隐喻着诗人对于生活的精致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秋雨、井边桐树、东山的横亘以及真珠帘和翠屏风等意象,构建了一种淡远而深邃的诗意空间,让读者在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能触摸到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沉。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过大桥并出界偶成四绝寄邵阳父老·其一

行过邮亭日未西,遮留父老杂童儿。

寄言我自无遗爱,底事潸然出涕洟。

(0)

临江仙·其一和洪景卢送行韵

忆著旧山归去乐,松筠岁晚参天。

老来慵似柳三眠。从教官府冷,甘作地行仙。

青琐紫微追昨梦,扁舟已具犹怜。

有情如酒月如川。为君忘饮病,更拟索茶煎。

(0)

挽崔舍人·其二

仙院分宵直,书庭接翼翔。

情忘海夫臭,语借令君香。

壮发犹藏葆,生刍已奠觞。

修文平日事,地下亦为郎。

(0)

文中子

一脉斯文系大儒,干戈满地独诗书。

南风有操无人识,身在汾亭心在虞。

(0)

梅癖

几度溪桥恋影香,冲风冒雨也思量。

尽教人笑成梅癖,死不将诗到海棠。

(0)

和拜茶

地灵分异产,人力果何功。

护想森神物,馀应处下风。

叶初缄嫩绿,色敢带昏红。

珍重春前雪,殷勤奉帝宫。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