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战(bǎi zhàn)的意思:经历了无数次战斗,形容经验丰富、战功卓著。
陈寿(chén shòu)的意思:指人的寿命已经过去了很多年,年事已高。
垂名(chuí míng)的意思:指名声卓著,声誉显赫。
管城(guǎn chéng)的意思:指权力集中、管辖范围广的地方或机构。
流芳(liú fāng)的意思:指人的美名留传后世,名声远播。
饶舌(ráo shé)的意思:形容能言善辩,口才流利,善于说话。
生一(shēng yī)的意思:指生命的开始或者创造的起点。
思量(sī liàng)的意思:思考、考虑、斟酌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遗臭(yí chòu)的意思:形容声誉败坏,留下不好的名声。
一管(yī guǎn)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一方面的力量、能力或影响力非常大,具有压倒性的优势。
战争(zhàn zhēng)的意思:战斗中无人能够战胜。
中原(zhōng yuán)的意思:指中国北方地区的中心,也泛指中心地带。
- 注释
- 万死:形容经历无数危险和牺牲。
中原:古代指中国中部地区,这里泛指广阔的华夏土地。
战争:指各种冲突和战斗。
流芳:美好的名声流传后世。
遗臭:遗留恶名,指死后仍被人唾弃。
陈寿:三国时期蜀汉史官,著有《三国志》。
饶舌:此处指陈寿的《三国志》内容丰富,难以尽述。
先生:对学者或长者的尊称。
一管城:比喻笔墨,这里指写作或记录。
- 翻译
- 经历了无数次生死搏斗在中原大地,英雄事迹和恶名流传各自千古。
即便是史家陈寿的笔墨已经无法详尽描述,又耗费了先生你多少篇幅来书写。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过所作,名为《寄沈仲居进三国志(其二)》。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情感的表达。
“万死中原百战争”,这两句开篇便描绘出历经无数战乱的中原大地,展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其中,“万死”指代着无数英雄的牺牲和悲剧命运,而“百战争”则概括了三国时期频繁的军事冲突。这两句通过简洁有力的笔触,勾勒出一个时代的轮廓。
“流芳遗臭各垂名”,接着诗人提到了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名字的人物,无论是功过百样,都是历史的一部分。在这里,“流芳”指的是美好的名声,而“遗臭”则暗示了不良的影响或恶名。两者并举,表明了历史人物评价的复杂性。
“思量陈寿已饶舌”,这句诗转而对陈寿进行赞誉。陈寿是东晋时期的史学家,以其《三国志》著称于世。诗人这里提到“已饶舌”,表明了陈寿在历史评价上给予人物公允之语的态度。
最后,“又费先生一管城”则是在赞美另一位历史学者费谦(费先生)。这里的“一管城”是指费谦对待史实的严谨和细致,宛如用笔画城一般。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学家公正记载的赞赏。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文学才华,更透露出他对于历史深刻的理解和尊重,以及对那些能够秉持公心评价历史人物的史学家的崇敬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