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子诗·其八十四》全文
- 注释
- 变:改变。
将:使得。
冬暖:冬季的温暖。
作:当作。
春寒:春天的寒冷。
叶上:在叶子上。
霜痕:霜冻的痕迹。
苦:非常。
未乾:尚未干透。
- 翻译
- 把冬天的温暖错当成春天的寒冷
叶子上的霜迹还尚未完全晾干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李石的作品,属于小令体。诗中通过对春日温暖与冬日寒冷的对比,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归期的渴望。
“变将冬暖作春寒”两句,运用了一种想象中的情景,将冬天的暖意转换为春天的寒冷,这样的对比突显出诗人内心的不易。霜痕未干,表明这种变化急迫而来,不容缓慢。
“叶上霜痕苦未乾”一句,则更深化了先前冬暖转春寒的情景,通过叶子上的霜痕尚未消散来描绘出一种急切和无奈。这里的“苦”字用得甚是精妙,既形容霜痕的存在,又透露出诗人内心的苦楚。
“菜甲麦苗须少待”两句,则转入对家乡的思念。诗人提到菜甲(即初生的蔬菜)和麦苗,还需要一些时间来成长,这里的“少待”二字,暗含着对远方亲人的期待,希望能够在这些生长周期中早日与之团聚。
最后,“扶轮何日上长安”一句,则是诗人对归期的迫切渴望。这里的“扶轮”,即是指乘车而行,而“上长安”则明示了诗人的目的地。长安,作为古代中国的都城之一,常被用来象征家乡或故土。这句诗流露出诗人对归乡之路的急切和对远方亲人的深情。
整首诗通过生动细腻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于归期的无限眷恋。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闽中山间每早白雾四塞咫尺不辨
闽岭冬候晚,岁穷殊未寒。
谁为五里雾,皓皓怀群山。
剥琢斧斤响,啁啾禽鸟閒。
逖听知何处,四顾但漫漫。
恍如湖水秋,眇与天相连。
乔林膏沐已,远岫渐披颜。
高阁延朝景,清辉泛林端。
谅非侵晨兴,讵识景物閒。
忽思乡社岁,日晏未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