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字令.促织》全文
- 鉴赏
这首《十六字令·促织》由清代诗人王策所作,以“愁”字为题眼,通过描绘秋夜中促织的鸣叫,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哀婉的意境。
“愁”字开篇,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忧郁与感伤。接下来,“草际凄凄诉不休”,将促织的声音置于荒草丛生的背景之中,使其鸣叫显得更加孤独和悲凉,仿佛在无尽的夜晚里,只有这细微的声音在诉说着什么,却无人倾听。
“良夜永,织就一庭秋。”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时间的漫长和季节的更迭。良夜,即美好的夜晚,与“永”字相对,强调了时间的悠长。而“织就一庭秋”,则形象地描绘了促织的叫声如同织布一般,编织出了整个庭院的秋意,既生动又富有诗意,将自然界的声响与季节的变化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声音的独特感悟,以及由此引发的深沉情感。促织的鸣叫,不仅仅是自然现象的描述,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投射,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季节变换的感慨,以及对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昼锦堂.述怀
万事如云,一腔如雪,幸有诗卷长留。
看尽溪山佳境,更上南楼。
天外晚风衔落日,柳边秋水浴闲鸥。
闲携杖,偶到欢场,漫檀板歌喉。焉求。书满架。
饥难疗,商量舌在奚忧。且束愁肠高阁,采菊丹邱。
朗吟曾与吾侪共,诙谐不让少年游。
休言老,行乐及时何待,斗酒扁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