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申年七夕五绝·其五》全文
- 注释
- 骊阜:指代华美的山峰。
凌云:直入云霄。
玉钩:明亮的月亮,这里比喻为皎洁的月牙。
千门:众多的宫门。
高切:高高耸立。
绛河:红色的天河,借指秋日的晚霞。
天语:天帝的话语,这里可能指皇帝的旨意。
嫌远:感觉距离遥远。
三层:多层的。
乞巧楼:古代七夕节时女子登高乞求织女传授纺织技巧的楼阁。
- 翻译
- 华丽的山峰直插云霄,映衬着如玉的钩月
无数宫门高耸入红霞,秋天的景色如画卷展开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七夕(又称乞巧节)时的景象,以骊山(古代宫殿所在地)和华丽的玉钩为背景,展现了节日的盛况。"骊阜凌云对玉钩"一句,形象地写出了皇家气派的宫阙直插云霄,与精美的玉制装饰相对应,营造出华贵而神秘的氛围。
"千门高切绛河秋"进一步描绘了节日夜晚的壮观,"千门"象征着众多宫门,"绛河"即银河,"秋"字则点明了季节,整个画面充满了浓厚的节日气氛。诗人通过"高切"一词,暗示了人们仰望星空,期待牛郎织女相会的期待之情。
"欲闻天语犹嫌远"表达了人们对天上神仙对话的好奇和向往,但又觉得距离遥远,无法亲耳聆听。这句诗富有想象力,将人间与天界的界限拉近,增添了神秘色彩。
最后,"更结三层乞巧楼"描述了人们为了更接近天空,甚至建造了多层的高楼来仰望,乞求巧艺,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七夕之夜的宫廷景象,以及人们对于天神交流和幸福生活的期盼,展现了宋代文人墨客对传统节日的独特感受。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