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阿兰(ā lán)的意思:指人心胸开阔,待人宽厚,不计较小事。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版舆(bǎn yú)的意思:指各种制度、规章、条例等的整理和编纂。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怅望(chàng wàng)的意思:形容心情沮丧、失望、忧愁。
持行(chí xíng)的意思:坚持自己的行动、主张或信念。
读书(dú shū)的意思:
◎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儿啼(ér tí)的意思:指婴儿啼哭声,比喻凄凉、悲伤的情景。
肺肝(fèi gān)的意思:形容内心非常忧虑,痛苦不堪。
江头(jiāng tóu)的意思:指人的头部,比喻人的智力、才华或者能力。
藉手(jiè shǒu)的意思:借助某种手段或借口来达到某种目的。
锦江(jǐn jiāng)的意思:指江河水流波澜壮丽、美丽壮观。
九天(jiǔ tiān)的意思:形容程度极高,超出一般范围的事物或人。
骏马(jùn mǎ)的意思:指骏马,比喻出色的人才或者优秀的事物。
君王(jūn wáng)的意思:指君主,也用来形容权力极大的人。
可以(kě yǐ)的意思:表示事物具有某种能力或条件,可以实现某种行为或达到某种目的。
里门(lǐ mén)的意思:指家门、门内,也可指家庭、家属。
马下(mǎ xià)的意思:指在马背上,表示高高在上、居高临下的意思。
马人(mǎ rén)的意思:指马上的人,形容行动迅速,快马加鞭。
门下(mén xià)的意思:门下指的是一个老师的学生或门徒。
染衣(rǎn yī)的意思:染衣是指衣服被染上颜色,比喻受到坏影响或沾染了不好的事物。
人为(rén wéi)的意思:由人为主动创造或引起的事物或行为。
尚书(shàng shū)的意思:指古代官职,掌管文书、文件的官员,也泛指书籍、文书。
试策(shì cè)的意思:指试探或尝试不同的策略或方法以达到目的
天一(tiān yī)的意思:指天下第一,最优秀的人或事物。
我家(wǒ jiā)的意思:指自己的家庭、家庭成员或家族。
戏彩(xì cǎi)的意思:戏剧舞台上的彩色装饰物,比喻虚假、华丽、夸张的言行。
下马(xià mǎ)的意思:从马上下来,表示停下行动或放弃权力。
下九(xià jiǔ)的意思:指某一事物或现象已经到达了最低点或最差的状态。
相持(xiāng chí)的意思:指双方力量相当,互不相让,僵持不下。
行路(xíng lù)的意思:指人在生活中行走、行动的过程。
一日(yī rì)的意思:形容进步非常迅速,发展迅猛。
一方(yī fāng)的意思:一方指一个地区或一个人。
尚书郎(shàng shū láng)的意思:指古代官职名,尚书省中的职位,也泛指高级官员。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蜀地少年宋衍早年丧父,立志求学,最终通过科举考试,得以在京城与母亲相见的故事。诗中充满了对亲情的深切怀念和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
首句“绿槐染衣芦作鞭”,以绿槐和芦苇为喻,形象地描绘了宋衍求学路上的艰辛与孤独。接着,“朝骑骏马下九天”一句,运用夸张手法,展现了他追求功名的决心和豪情。
“人为君荣君未喜,我家剑南亲万里”两句,表达了宋衍虽然在京城取得了荣耀,但心中最渴望的还是与母亲团聚。这反映了他对家庭和亲情的重视。
“四岁儿啼母不知,肺肝欲裂悲语谁”描绘了宋衍幼时与母亲分离的痛苦情景,表现了他对母亲深深的思念。
“不如读书期有立,可以藉手荣吾慈”则表达了宋衍通过努力学习,希望将来能为母亲带来荣耀的愿望,体现了他对母亲的孝心。
后半部分“白云怅望天一方,颍水之北嵩之阳”描绘了宋衍与母亲重逢时的场景,以及他们分别后的思念之情。“君王一日亲试策,阿兰不愿尚书郎”表明了宋衍在科举考试中的优异表现,但他并不满足于官场的职位,更看重的是与母亲的团聚。
“里门下马人争看,对泣相持行路叹”描述了宋衍回到家乡时,乡亲们的欢呼和自己的泪水交织的场景,表现了人们对他的敬仰和他内心的复杂情感。
最后,“版舆归侍锦江头,戏彩重偿龀与丱”表达了宋衍在母亲身边尽孝的心愿,以及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母亲晚年过得幸福的愿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宋衍个人经历的描绘,展现了古代士子对家庭、亲情的深厚情感,以及他们为了实现个人理想而不懈努力的精神风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七夕祈雨
彩云朵朵西风散,银汉昭昭北斗倾。
车上耕夫愁欲泣,桥边织女笑相迎。
蝗飞近境行将及,龙卧深渊自不惊。
病枕怕闻箫鼓闹,谁家乞巧到天明。
洞仙歌·其二访泉于奇师村,得周氏泉,为赋
飞流万壑,共千岩争秀。孤负平生弄泉手。
叹轻衫短帽,几许红尘,还自喜,濯发沧浪依旧。
人生行乐耳,身后虚名,何似生前一杯酒。
便此地、结吾庐,待学渊明,更手种、门前五柳。
且归去、父老约重来,问如此青山,定重来否。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