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和阗玉采药仙》
《题和阗玉采药仙》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龙变熊经解纳新,筐锄采尚步嶙峋

寄言百药须精捡,多有蹲鸱茯神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药(bǎi yào)的意思:指各种药物,也指各种事物的集合。

蹲鸱(dūn chī)的意思:形容人长时间地坐在一个地方,不愿意离开。

茯神(fú shén)的意思:指人的精神和神采。

寄言(jì yán)的意思:通过书信或口头传达信息或寄托思念之情。

解纳(jiě nà)的意思:解开束缚,获得自由。

经解(jīng jiě)的意思:经过分析和解释,理解事物的真正含义。

嶙峋(lín xún)的意思:形容山峰、岩石等高耸、陡峭的样子。

龙变(lóng biàn)的意思:指事物发生巨大变化,形势迅速转变。

纳新(nà xīn)的意思:指招收新成员加入某个组织或团体。

熊经(xióng jīng)的意思:指经验丰富、智慧深厚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和阗玉产地采药的仙人形象,充满了道家哲学与自然和谐的意象。

首句“龙变熊经解纳新”,以龙变熊的隐喻,象征着修炼与变化的过程,揭示了仙人通过修炼,能够超越常人,获得新的生命状态。这里的“龙”代表了原始的灵性与力量,“熊”则象征着大地的朴实与稳重,通过“变”与“解”的过程,达到了内外兼修的境界。“纳新”则暗示了吸收新的知识、能量或生命力,体现了不断进步与成长的理念。

次句“筐锄采尚步嶙峋”,描述了仙人在崎岖不平的山岭间,手持筐锄,辛勤地采集草药的情景。这里的“筐锄”是工具的象征,而“采尚步嶙峋”则强调了采集过程的艰难与坚持,同时也展现了仙人对自然之物的尊重与热爱。

后两句“寄言百药须精捡,多有蹲鸱溷茯神”,表达了对百草的精挑细选,以及对药物功效的深刻理解。这里“百药”泛指各种草药,强调了草药的多样性和重要性;“精捡”则体现了对药材品质的严格要求,只有精选上乘之品,才能发挥其应有的疗效。最后,“蹲鸱溷茯神”可能是指某些特定的草药,暗示了这些药物在治疗疾病时的独特作用,同时也暗含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与感恩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采药仙人的智慧与勤奋,也蕴含了对自然万物的深刻理解和尊重,体现了道家哲学中天人合一的思想。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念奴娇.中秋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0)

藏春坞

朱阁前头露井多,碧桃花下美人过。

寒泉未必能胜此,奈有银瓶素绠何。

(0)

咸丰三年冬贷粟钱江农人张国震馈钱以济是日暴风不止先王母倚闾忧甚距今十九岁矣感怀成诗

百历冰霜年少日,一钱生死感人恩。

饥寒岁暮亲垂老,风浪江干日已昏。

祷佛炉烟归未绝,极天坟树远无痕。

天涯又怆清明近,麦饭何时拜墓门。

(0)

瓯江曲

江波滚滚去如箭,下滩正急上滩慢。

江树十月红如花,西边翠竹东白沙。

山脚断崖山嘴路,人家半在山腰住。

一峰落叶一峰云,日日开门阅朝暮。

朝朝暮暮往来舟,前日少年今白头。

白头人去少年在,山青青青江自流。

(0)

题张篁村万木奇峰图

一峰掘起天当中,撑拄元气开鸿濛。

左右阖辟两巨壑,径路各绝风云通。

松风远自云中起,摇荡云光山色里。

水交山断置人家,松响溪声动窗几。

岩高谷迥居无邻,松林有路无行人。

岂非高士尝避秦,自此千载无问津。

又疑灵境与世隔,乃是天地神物之所珍。

我家龙眠东,西望两谷口。

每至夕阳时,岚光纷照牖。

日月逝矣身今衰,芒屦竟隔青崔嵬。

却寻图中幽谷到穷处,忽有数峰天际来。

张君画山最得古人妙,俯视百年画史皆尘埃。

人家收得尺绢素,屈指不数王麓台。

何况林卉与翎羽,扰扰俗工何足取。

韩干戴嵩堪障壁,徐熙周昉遗儿女。

落落平生山水情,移将看画亦眼明。

于今安得张君死复生,与余结茅共对青山青。

(0)

十月既望凤皇山晚归

村黑畏冲虎,且复归柴门。

风林月未出,宿鸟争且喧。

浮云忽断续,万丈飞金盆。

湛湛天宇高,光气相吐吞。

我行月还逐,是身亦无根。

试求不死药,飞腾同久存。

老妻有斗酒,洗盏当前轩。

酌酒消我忧,万事俱忘言。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