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君渡淮水,仓卒见贼垒。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边头(biān tóu)的意思:边缘或角落。
仓卒(cāng cù)的意思:匆忙,慌忙
从敌(cóng dí)的意思:从中间穿过、通过敌人。
倒戟(dǎo jǐ)的意思:指持戟的人把戟倒执在手上,表示准备战斗。比喻准备应战或临阵勇敢。
敌后(dí hòu)的意思:指敌人的后方,也泛指敌人的地盘。
风起(fēng qǐ)的意思:指风开始刮起来,也比喻事情开始发生或情况开始变化。
寡妻(guǎ qī)的意思:指丈夫早逝或长期离家的妻子。
鹤唳(hè lì)的意思:形容鸟类因恐惧而发出的尖厉叫声,比喻人处于极度恐惧或惊慌失措的状态。
何曾(hé zēng)的意思:表示事物已经过去,不再存在或不再发生。
黄河(huáng hé)的意思:指黄河,也用来比喻强大的力量或不可遏制的势头。
将军(jiāng jūn)的意思:指军队中的高级指挥官,也可用来形容勇敢、有能力的领导者。
金印(jīn yìn)的意思:指皇帝的印章,也泛指权力和地位。
金鼓(jīn gǔ)的意思:形容喜庆、热烈的氛围或场合。
樵人(qiáo rén)的意思:指勤劳的农民或劳动者。
三千(sā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多,数量巨大。
太守(tài shǒu)的意思:指官职品级较高的地方官员。
遗恨(yí hèn)的意思:指因为遗憾而产生的怨恨、不满或愤怒之情。
义兵(yì bīng)的意思:指为了正义和公平而自愿组织起来的民众武装。
一日(yī rì)的意思:形容进步非常迅速,发展迅猛。
渔樵(yú qiáo)的意思:渔樵是一个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分别是“渔”和“樵”。渔指的是捕鱼,樵指的是伐木。渔樵的基本含义是指人们从事渔业和樵业的生活。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在淮北战场上的激烈战斗场景,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士兵们的英勇。诗中通过“我君渡淮水”开篇,暗示了君主率军渡过淮河,直面敌军的紧张局势。接着,“仓卒见贼垒”描绘了匆忙间见到敌军营垒的情景,预示着即将展开的激烈战斗。
“一声金鼓鸣,马跃昏风起”两句,生动地刻画了战场上金鼓齐鸣、战马奔腾、尘土飞扬的壮观景象,渲染出战争的紧张氛围。随后,“三千义兵坐倒戟,一日同赴黄河死”描述了三千勇士手持倒戟,毫不犹豫地奔赴战场,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壮烈情景,表现了士兵们对国家和君主的忠诚以及为国捐躯的英勇精神。
“嗟尔渔樵人,何曾识蒐狩”两句,诗人以旁观者的视角,感叹普通百姓对于战争的无知和无畏,他们或许从未参与过狩猎(蒐狩,古代指围猎或军事演习),却在战争中成为了士兵,体现了战争对整个社会的影响。
“但闻鹤唳胆已落,乃使执盾从敌后”则进一步描绘了战场上的恐惧与勇敢。鹤唳通常象征着不祥之兆,这里用来形容士兵内心的恐惧,而“执盾从敌后”则展现了士兵们在危险境地下仍然坚守职责,勇敢面对敌人的形象。
最后,“边头将军故缩,手要取金印大如斗”讽刺了某些将领在关键时刻的怯懦,他们更关心个人的荣华富贵(金印),而非国家和士兵的利益。这种对比强调了忠诚与自私之间的冲突。
“淮阴寡妻啼向天,遗恨东行刘太守”表达了对战死者家属的同情,以及对未能完成使命的将领的遗憾。淮阴指的是淮阴县,这里可能暗指某个具体地点;“寡妻”代表失去丈夫的妇女,她们的悲痛之情通过“啼向天”这一动作表达出来。同时,也暗示了对刘太守未能妥善处理战事的批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色彩,深刻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士兵的英勇、将领的抉择以及普通民众的无辜受难,展现了作者对战争的反思和对人性的洞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