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德胜门外即景·其二》
《德胜门外即景·其二》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佳]韵

碾䬯茅舍成虚望,稚黍平畴幸尚佳。

亟待甘霖真似渴,凭舆触目愁怀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愁怀(chóu huái)的意思:形容忧愁、担忧的心情。

触目(chù mù)的意思:形容景象或事物引人注目、令人震撼。

甘霖(gān lín)的意思:指甘甜的雨水,比喻及时而丰富的帮助或恩惠。

茅舍(máo shè)的意思:指简陋的房屋或住所。

平畴(píng chóu)的意思:平坦的原野,广阔的平地。

亟待(jí dài)的意思:迫切等待或急需做某事

真似(zhēn sì)的意思:真实如实、真像、非常相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德胜门外所见之景,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深切关怀与忧虑。首句“碾䬯茅舍成虚望”,以“碾䬯”形容茅舍被风吹动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空旷而寂寥的氛围,暗示了家园的荒凉与失落感。“稚黍平畴幸尚佳”,转而描写田野上幼小的黍苗生长得还算不错,虽有希望但仍显脆弱,体现了作者对土地和农作物的关切之情。

接下来,“亟待甘霖真似渴”,表达了作者对于雨水的迫切需求,如同口渴之人渴望水源一般,形象地展现了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以及人们对自然界的依赖与敬畏。最后,“凭舆触目动愁怀”,则点明了作者在行走途中,每看到一处景象便不由自主地生发出忧愁的情绪,这种愁绪不仅关乎眼前的景物,更可能包含了对社会、民生乃至未来的担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与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环境变化的敏感与深刻思考,同时也流露出对农业生产和民生疾苦的关注,体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感事二首·其一

漓水三千尽横流,狂澜抵触几时休。

东风不绿秦淮草,夜月空悬鄂渚秋。

哭到贾生真痛髓,吟成杜老只低头。

书生未识安时计,羽檄传闻付醉讴。

(0)

淮阴候

黄云渗淡汉宫昏,面相终符蒯彻言。

秦鹿捕成功已震,陈豨去后狱谁翻。

寒潭不返王孙钓,哀些难招猛士魂。

碧血千年埋怨草,可怜韩姓几家存!

(0)

游灵隐山寺,观飞来峰、探峰洞,步各亭涧;入寺后,登北高峰;次韬光庵,观江海及及湖二十韵

环湖皆好山,最是灵隐秀。

后矗北高峰,前结飞来窦。

绕寺山水幽,巀嵲山门右。

山泉落琤琮,树根蟠透漏。

闻道云雨兴,常有雷霆斗。

涧声摇天风,瀑流出石溜。

洞中一线天,天半百层岫。

咫尺分乾坤,曲折现昏昼。

行到冷泉亭,遍看云峰皱。

入寺挹慧光,金身十丈彀。

五百护尊者,重重如列宿。

禅房云气多,经楼山岚凑。

爰登寺后山,高峰凌霄宙。

古树若飞龙,众石皆卧兽。

徘徊四山低,南峰可俯就。

复到观海亭,江海入袍袖。

此行遍江南,湖山尽停留。

此境良未逢,高奇兼秀透。

山连上天竺,岭真古灵鹫。

澹荡寺门前,湖光浮绮绣。

(0)

过枋桥即景

北地枋桥似板桥,江村风景草迢迢。

残山剩水楼台外,金粉人家可淡描。

(0)

大墩晓起三首·其三

认得倭居户未开,满天露显毬场埃。

旅人未觉飞车过,五夜惊雷入梦来。

(0)

内山二首·其一

古径行踪少,纵横开野花。

翻山无䝤洞,汲水有人家。

万灶烟蒸脑,千棚地种茶。

谁能筹本计,僻壤教桑麻!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