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德胜门外所见之景,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深切关怀与忧虑。首句“碾䬯茅舍成虚望”,以“碾䬯”形容茅舍被风吹动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空旷而寂寥的氛围,暗示了家园的荒凉与失落感。“稚黍平畴幸尚佳”,转而描写田野上幼小的黍苗生长得还算不错,虽有希望但仍显脆弱,体现了作者对土地和农作物的关切之情。
接下来,“亟待甘霖真似渴”,表达了作者对于雨水的迫切需求,如同口渴之人渴望水源一般,形象地展现了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以及人们对自然界的依赖与敬畏。最后,“凭舆触目动愁怀”,则点明了作者在行走途中,每看到一处景象便不由自主地生发出忧愁的情绪,这种愁绪不仅关乎眼前的景物,更可能包含了对社会、民生乃至未来的担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与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环境变化的敏感与深刻思考,同时也流露出对农业生产和民生疾苦的关注,体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游灵隐山寺,观飞来峰、探峰洞,步各亭涧;入寺后,登北高峰;次韬光庵,观江海及及湖二十韵
环湖皆好山,最是灵隐秀。
后矗北高峰,前结飞来窦。
绕寺山水幽,巀嵲山门右。
山泉落琤琮,树根蟠透漏。
闻道云雨兴,常有雷霆斗。
涧声摇天风,瀑流出石溜。
洞中一线天,天半百层岫。
咫尺分乾坤,曲折现昏昼。
行到冷泉亭,遍看云峰皱。
入寺挹慧光,金身十丈彀。
五百护尊者,重重如列宿。
禅房云气多,经楼山岚凑。
爰登寺后山,高峰凌霄宙。
古树若飞龙,众石皆卧兽。
徘徊四山低,南峰可俯就。
复到观海亭,江海入袍袖。
此行遍江南,湖山尽停留。
此境良未逢,高奇兼秀透。
山连上天竺,岭真古灵鹫。
澹荡寺门前,湖光浮绮绣。
《游灵隐山寺,观飞来峰、探峰洞,步各亭涧;入寺后,登北高峰;次韬光庵,观江海及及湖二十韵》【清·洪繻】环湖皆好山,最是灵隐秀。后矗北高峰,前结飞来窦。绕寺山水幽,巀嵲山门右。山泉落琤琮,树根蟠透漏。闻道云雨兴,常有雷霆斗。涧声摇天风,瀑流出石溜。洞中一线天,天半百层岫。咫尺分乾坤,曲折现昏昼。行到冷泉亭,遍看云峰皱。入寺挹慧光,金身十丈彀。五百护尊者,重重如列宿。禅房云气多,经楼山岚凑。爰登寺后山,高峰凌霄宙。古树若飞龙,众石皆卧兽。徘徊四山低,南峰可俯就。复到观海亭,江海入袍袖。此行遍江南,湖山尽停留。此境良未逢,高奇兼秀透。山连上天竺,岭真古灵鹫。澹荡寺门前,湖光浮绮绣。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4267c710858a098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