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知春事晚,已见绿阴成。
蝶有俱飞逐,鸟仍求友声。
春衣(chūn yī)的意思:指春天穿的衣服,比喻美好的事物或者令人愉悦的事物。
春事(chūn shì)的意思:指男女之间的情事或性事。
短褐(duǎn hè)的意思:指短而褐色的衣服。形容穿着朴素、简陋。
寒食(hán shí)的意思:指寒食节,也指寒食节期间的寒食禁火。
寒生(hán shēng)的意思:指艰苦的环境中生活,形容人在贫苦困难的条件下长大。
连阴(lián yīn)的意思:指连续多日阴天,没有晴朗的天气。
求友(qiú yǒu)的意思:寻找朋友或伙伴,表达希望与他人建立友谊的愿望。
友声(yǒu shēng)的意思:友声指的是朋友之间的互相称赞和赞美之声。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清明》,描绘了清明时节的气候特点和自然景象。首句"寒食又清时",点明了寒食节后的清明时节,空气清新,气候宜人。"连阴得暂晴"则写出此前天气阴沉,此刻难得的晴朗。
"欲知春事晚,已见绿阴成",通过绿荫的形成,暗示春天即将接近尾声,但生机犹在。"蝶有俱飞逐"描绘了蝴蝶翩翩起舞的场景,"鸟仍求友声"则展现了鸟儿结伴鸣叫的和谐画面。
最后两句"春衣期暖至,短褐尚寒生"表达了诗人对温暖春装的期待,尽管短褐(粗布衣服)还带着几分寒意,但春天的气息已经让人感到暖意渐浓。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细腻地捕捉了清明时节的气候变化和生物活动,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温暖。
一山突起圆且卓,两山夹峙如展角。
俨然唐制落丹青,秀出天工谢雕琢。
故家庭户对山启,入眼分明不盈握。
烟际时笼翠霭深,风前肯受黄尘浊。
颇疑巨灵发其祥,往往圭璋蕴奇璞。
主人似出尹吉甫,拄笏无嫌往来数。
豸冠相峙两相高,十载威名动山岳。
朅来笑踏尘网中,猿鸟惊违几弦朔。
山容彷佛入幽梦,世味炎凉听谁学。
湘鬟渺渺镜难匀,笠泽茫茫缨可濯。
地因人胜古则然,愧乏高吟寄绵邈。
愿取重占披絮云,一日甘霖沛新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