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采石讣》
《闻采石讣》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花发当朝露莺啼暮春

谁怜老病日,恸哭少年人。

薄虑频经乱,移忧岂厌贫。

虽馀诸梵侣亦复渐相沦。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朝露(zhāo lù)的意思:指事物短暂存在、易逝的现象。

当朝(dāng cháo)的意思:指在权力中心担任职位,特指在朝廷中担任重要职务。

梵侣(fàn lǚ)的意思:指高尚的友谊,形容志趣相投的朋友。

老病(lǎo bìng)的意思:指久病不愈,或年老体弱。

暮春(mù chūn)的意思:指春季接近尾声的时期。

少年(shào nián)的意思:指年纪轻的男孩子或青年人。

恸哭(tòng kū)的意思:痛苦地大声哭泣

亦复(yì fù)的意思:也能够再次复原、恢复原状

莺啼(yīng tí)的意思:指春天莺鸟的啼叫声,形容春天的景象美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暮春时节的哀伤氛围,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象和人物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慨。

首句“花发当朝露”,以清晨的露珠衬托出花朵的娇嫩与短暂,象征着生命的美好与易逝。次句“莺啼怯暮春”,黄莺在黄昏时分的啼鸣中显露出对春天即将消逝的忧虑,进一步渲染了时间紧迫的主题。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巧妙地将个人情感融入其中,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接着,“谁怜老病日,恸哭少年人”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老年疾病带来的痛苦和对年轻生命的惋惜之情。这里不仅体现了对个体生命状态的关注,更蕴含了对人生阶段更迭的深刻思考,以及对青春易逝的感慨。

“薄虑频经乱,移忧岂厌贫。”这两句则反映了诗人经历世事变迁后的内心世界。在动荡的岁月里,他经历了许多忧虑和困苦,但即便如此,他依然无法摆脱内心的忧愁,这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贫乏,更是精神上的疲惫与挣扎。这两句揭示了人生的复杂性和多面性,以及在逆境中寻求内心平静的不易。

最后,“虽馀诸梵侣,亦复渐相沦。”诗人虽然身边还有僧侣相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也逐渐失去了共同的精神追求,暗示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疏远和孤独感的加深。这一句深化了主题,让人感受到即使在看似和谐的环境中,内心的孤独与隔阂也是难以避免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人物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孤独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具有浓郁的情感色彩和哲学意味。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十九夜北海待月作

月迟人不待,林净水初明。

昨雨留云气,前舟辍棹声。

方秋十九夜,有宿二三赢。

独喻伤时意,清光为我生。

(0)

作深衣小传王希夷有绝句索和语

深衣大带非今士,考礼谭经尽古书。

莫把律诗较声病,圣贤工夫不此如。

(0)

秋日书怀

夜合花开放晓晴,凉飙新爽小池亭。

幽人雅称林泉兴,弄月吟风乐更清。

(0)

种柳吟

种柳护吾庐,无妨隐者居。

绿酬一樽酒,青映五车书。

(0)

送张明远归丹阳

此行非远别,何用惨离颜。

纵棹溪亭外,清歌樽酒閒。

相期在西笑,从此望南还。

归去重回首,夕阳江外山。

(0)

汪正夫云已厌游湖上顾予犹未数往遂成长篇寄之

君已厌折湖上花,我犹驱迫坐两衙。

须知乐事属閒客,日日携觞不在家。

况君才力自少对,取次落笔成天葩。

春风湖上与之敌,豪放丽绝无以加。

幽岩绝壁无不到,欲缘云汉寻天槎。

顷属胜游不得往,犹如野马绊在车。

眼看红英零落尽,长条已被绿叶遮。

春芳虽晚犹得在,山丹正好红相誇。

终当摆去百事役,与君共蹑南山霞。

虽老犹能沃金叶,卞娘送以双琵琶。

已教楼下排花舫,醉到碧山春日斜。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