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早 行 遇 雪 唐 /唐 彦 谦 下 马 天 未 明 ,风 高 雪 何 急 。须 臾 路 欲 迷 ,顷 刻 山 尽 白 。鸡 犬 寂 无 声 ,曙 光 射 寒 色 。荒 村 绝 烟 火 ,髯 冻 布 袍 湿 。王 事 不 可 缓 ,行 行 动 凄 恻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布袍(bù páo)的意思:指人穿着朴素、不讲究的衣服。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风高(fēng gāo)的意思:形容风势强劲,狂风呼啸的状态。
寒色(hán sè)的意思:指颜色冷淡、阴冷无光的样子。
荒村(huāng cūn)的意思:指荒凉贫困的村庄或地方。
顷刻(qǐng kè)的意思:极短的时间;瞬间
曙光(shǔ guāng)的意思:指黎明时分的第一缕阳光,也比喻事物发生变化的前兆。
王事(wáng shì)的意思:指国家政务,也泛指与国家有关的事务。
无声(wú shēng)的意思:没有声音或没有发出声音。
下马(xià mǎ)的意思:从马上下来,表示停下行动或放弃权力。
行行(xíng xí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都很出色、很好。
行动(xíng dòng)的意思:指实际行动或具体行为。强调行动的重要性和实际效果。
须臾(xū yú)的意思:极短的时间;片刻
烟火(yān huǒ)的意思:烟火是指烟雾和火焰,也用来比喻世间的红尘繁华和短暂的美好。
- 注释
- 下马:停下马匹。
天未明:天还没亮。
风高:风力强劲。
雪何急:雪下得急切。
须臾:片刻。
路欲迷:道路变得难以辨认。
顷刻:瞬间。
山尽白:山都被雪覆盖。
鸡犬:家禽家畜。
寂无声:静悄悄。
曙光:早晨的阳光。
射寒色:穿透寒冷的光线。
荒村:荒废的村庄。
绝烟火:没有炊烟。
髯:胡须。
冻布袍:被冻湿的布袍。
王事:朝廷的事务。
不可缓:不能耽搁。
行行动:每一步。
悽恻:悲凉、凄苦。
- 翻译
- 天还没亮我就下了马,风大雪急让人惊慌。
转眼间道路变得模糊,瞬间山峦都被白雪覆盖。
村庄里鸡犬不再鸣叫,只有曙光穿透寒冷的空气。
荒凉的村庄没有炊烟,胡须和布袍都被冻湿了。
公务紧急不能拖延,每一步都走得凄凉无比。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早晨出行时遇见大雪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在严寒中匆忙行走的孤独和急迫之情。
"下马天未明,风高雪何急。" 这两句开篇便营造出一种紧迫感,天色尚未大明,风已很高,雪下得又急,展现了诗人面临的恶劣天气和行程中的匆忙。
接着,“须臾路欲迷,顷刻山尽白。” 这两句则描绘了雪地上的景象,只需片刻,路就要被大雪覆盖而变得模糊不清,而山峦在短时间内也变成了一片纯白。这不仅是对自然的写实,也烘托出诗人行走中的困难和快节奏。
"鸡犬寂无声,曙光射寒色。" 这两句通过鸡犬无声,显示了一个静谧而冷清的早晨场景,连家畜都不愿发出声音。而曙光在这寒冷中投射出一种特别的颜色,更增添了一份萧瑟。
"荒村绝烟火,髯冻布袍湿。"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个荒凉村落的景象,没有炊烟升起,而诗人自己的胡须都被寒风冻得僵硬,连衣服也因汗水而湿透,这些细节都在传递着严寒和诗人的辛苦。
最后,“王事不可缓,行行动悽恻。”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急迫和不舍,国事紧急,无论天气如何,都必须赶路,行进中充满了忧虑和悲哀。
整首诗通过对早晨雪景的细腻描写,以及对诗人内心世界的刻画,展现了一种在严寒与紧迫之间前行的坚定与孤独。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