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日晴颇暄,虚叟偶饮客。
吼哮甚江潮,十屋九仆壁。
其杓渐指南,正东起太白。
所喜浙田登,百姓不忧食。
百姓(bǎi xìng)的意思:指普通人民,平民百姓。
北斗(běi dǒu)的意思:指北斗星,比喻坚定不移的方向或者引导。
坌集(bèn jí)的意思:指人群拥挤、聚集在一起。
不一(bù yī)的意思:不相同;不一致
大风(dà fēng)的意思:大风指的是强劲的风,引申为形容力量或影响力强大的人或事物。
冬日(dōng rì)的意思:指寒冷的冬天。
东北(dōng běi)的意思:指中国地理方位中的东北方向,也泛指边远、偏僻之地。
二更(èr gēng)的意思:指夜间的第二个时辰。
渐次(jiàn cì)的意思:逐渐地,一点一点地
江潮(jiāng cháo)的意思:指江水的潮汐,也比喻形势变化迅速、人事变动剧烈。
近房(jìn fáng)的意思:指亲近的邻居或亲戚。
今年(jīn nián)的意思:指当前这一年,即指现在或最近的一年。
咎徵(jiù zhēng)的意思:指责和征召
立冬(lì dōng)的意思:立冬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农历每年11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225度时,标志着冬季的正式开始。
贫民(pín mín)的意思:指贫穷的人民。
日前(rì q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间点或某段时间之前。
日躔(rì chán)的意思:指每天都工作勤奋,不辞辛劳。
霰雪(xiàn xuě)的意思:形容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
三更(sān gēng)的意思:指夜间的最后一更,也指深夜。
十月(shí yuè)的意思:指时间或期限的最后阶段,也用来形容事物接近完成或结束。
十日(shí rì)的意思:指时间很短暂,只有短短的十天。
戍鼓(shù gǔ)的意思:指在戍守边疆时,夜晚鼓声传达警戒信息。比喻时刻保持警惕,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四更(sì gēng)的意思:指凌晨时分,即夜里三更之后的时刻。
天宇(tiān yǔ)的意思:天宇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用来形容广阔无边的天空。它代表着宇宙的辽阔和无限的可能性。在引申意义上,天宇也可以表示某人的抱负和志向。
未有(wèi yǒu)的意思:从未有过,以前没有过的事情。
五更(wǔ gēng)的意思:指天亮前的最后一刻,也指深夜。
倚楼(yǐ lóu)的意思:指倚靠在楼上,观察、观望或思考。
一何(yī hé)的意思:表示程度或数量之大,常用于修饰形容词或动词。
饮客(yǐn kè)的意思:招待客人,款待宾客
正向(zhèng xiàng)的意思:指朝着正确、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具有良好的意义和价值。
指南(zhǐ nán)的意思:指引、引导的书或物品
众星(zhòng xīng)的意思:指众多的明星、名人聚集在一起。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立冬时节的自然景象和社会生活图画。诗人通过对时间的详细描述,展现了从夜晚到清晨的天气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带来的农事关怀。
"己亥十月六,是为立冬日。"这句点明了时间,是立冬之日,这在中国传统节气中标志着冬季的开始。
"是日晴颇暄,虚叟偶饮客。"这里描绘了一种温暖的晴朗天气,使得诗人有了饮酒作乐的悠闲心情。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夜晚至凌晨大风突起,以及风力之强烈,可以吹倒房屋,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影响。"三更至四更,大风一何急。吼哮甚江潮,十屋九仆壁。"
诗人在五更时分登上楼台,看到清晨的星空被云层扫荡而出,这里通过对北斗星辰位置的观察,暗示了时间的推移和天气的变化。"五更再倚楼,云扫众星出。我楼正向东,北斗挂东北。其杓渐指南,正东起太白。"
随后几句则转折到对日常生活的描写,特别是农事活动和民间疾苦。"日躔氐近房,红气卜晴色。万马渐次动,钟鸣戍鼓鼜。今年未有霜,贫民或絺绤。"
最后,诗人回忆了十日前的大雪,并对当前的社会状况进行反思,特别是疾病流行的情况,以及幸亏当下的丰收带来的安稳。"忽念十日前,霰雪已坌集。痢疟死者夥,咎徵复不一。所喜浙田登,百姓不忧食。"
这首诗通过对立冬时节的细腻描写,以及对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观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出城得自便,下马事幽讨。
旷野荒不耕,蒺藜牛满道。
往往逢饥人,群辈掘野草。
不惟黄头儿,亦有白发老。
问之指积水,此去殊浩浩。
室庐久漂荡,树木多立槁。
食此且赊死,尧年亦久涝。
不能去坟墓,更欲依蒲藻。
昨来计莲芡,颇不减粳稻。
明年当大种,妻子或相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