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柳耳》
《柳耳》全文
宋 / 李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风絮起时无纩塞,雨丝添处有珠垂。

黄莺说尽千般语,舞困三眠总不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iǔěr
sòng / liú

fēngshíkuàngsāitiānchùyǒuzhūchuí

huángyīngshuōjìnqiānbānkùnsānmiánzǒngzhī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风絮(fēng xù)的意思:比喻空话、虚言。

黄莺(huáng yīng)的意思:比喻才情出众的女子。

起时(qǐ shí)的意思:指事物开始或发展的时候。

千般(qiān bān)的意思:形容变化多端、千变万化。

三眠(sān mián)的意思:指连续三天都能安然入睡,形容心境宁静、无忧无虑。

雨丝(yǔ sī)的意思:指细小如丝的雨点。

翻译
当风中的柳絮飘起时,没有棉絮堵塞视线
细雨落下时,增添了几分如珠串般的湿润
注释
风絮:形容柳絮轻盈地随风飘动。
纩塞:棉絮堆积或阻塞。
雨丝:细雨的线条。
珠垂:像珍珠一样晶莹的雨滴。
黄莺:鸟名,又称画眉,叫声婉转。
千般语:各种各样的鸣叫声。
舞困:因跳舞而疲倦。
三眠:指黄莺连续三次睡眠。
总不知:始终没有察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和情感状态。开篇两句“风絮起时无纩塞,雨丝添处有珠垂”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初春之际,微风轻拂,带来了细小的花絮,而细雨如织,不仅滋润万物,还让每一处都挂满了露珠,如同珍珠一般。

接着,“黄莺说尽千般语”则是描写黄莺鸟儿在枝头跳跃,啁啾鸣叫,每一个声音似乎都有着不同的语言和情感。在这个季节里,自然界的生机勃发,与人间的情感交流相呼应。

最后,“舞困三眠总不知”则表达了诗人在这充满生机与美好的环境中,却沉浸在自己的梦境之中,连续睡去三次,都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如何变化。这句话既是对春日昏昏欲睡的描写,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迷茫和淡漠。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与生灵活动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一种闲适自得而又不免迷惘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李刘
朝代:宋   字:公甫   号:梅亭   籍贯:崇仁白沙(今江西省崇仁县张坊乡沙洲村附近)   生辰:1175-1245

李刘(1175-1245),字公甫,号梅亭,崇仁白沙(今江西省崇仁县张坊乡沙洲村附近)人。南宋后期骈文作家。自幼聪明好学,喜作骈文诗词。嘉定元年(1208)中进士(明弘治《抚州府志》卷一八),初任宁乡县(今湖南宁乡)主簿。曹彦约为湖广总领时,留为幕僚。董居谊出任四川制置使时曾为属僚。先后在四川荣、眉两州任知州,后担任西南一带的漕运使,统领成都等诸路军马,以御使大夫之职负责四川(含云、贵)的军、政事务,掌八印于一身。后迁两浙运干,历任礼部郎官兼崇政殿说书、起居舍人、吏部侍郎、中书舍人兼直院,宝章阁待制等职。
猜你喜欢

吴姬十首·其二

龙麝薰多骨亦香,因经寒食好风光。

何人画得天生态,枕破施朱隔宿妆。

(0)

从猎三首·其一

猎犬谙斜路,宫嫔识认旗。

马前双兔起,宣尔羽林儿。

(0)

闻说静中偏爱竹,自看疏密种秋烟。

(0)

江西题东湖

凿出江湖思,凉多□□间。

无风触微浪,半日□秋山。

客袖沙光满,船窗荻影闲。

时人见黄绶,应笑狎鸥还。

(0)

送雍陶入蜀

江山事若谙,那肯滞云南。

草色分危磴,杉阴近古潭。

日斜褒谷鸟,夏浅巂州蚕。

吾自疑双鬓,相逢更不堪。

(0)

月真歌

扬州胜地多丽人,其间丽者名月真。

月真初年十四五,能弹琵琶善歌舞。

风前弱柳一枝春,花里娇莺百般语。

扬州帝京多名贤,其间贤者殷德川。

德川初秉纶闱笔,职近名高常罕出。

花前月下或游从,一见月真如旧识。

闲庭深院资贤宅,宅门严峻无凡客。

垂帘偶坐唯月真,调弄琵琶郎为拍。

殷郎一旦过江去,镜中懒作孤鸾舞。

朝云暮雨镇相随,石头城下还相遇。

二月三月江南春,满城濛濛起香尘。

隔墙试听歌一曲,乃是资贤宅里人。

绿窗绣幌天将晓,残烛依依香袅袅。

离肠却恨苦多情,软障薰笼空悄悄。

殷郎去冬入翰林,九霄官署转深沉。

人间想望不可见,唯向月真存旧心。

我惭阘茸何为者,长感馀光每相假。

陋巷萧条正掩扉,相携访我衡茅下。

我本山人愚且贞,歌筵饮席常无情。

自从一见月真后,至今赢得颠狂名。

殷郎月真听我语,少壮光阴能几许。

良辰美景数追随,莫教长说相思苦。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