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州寺里僧知否,夜梦常游飞盖桥。
- 鉴赏
这首诗《偶题》由宋代诗人毕仲游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行走在荒城老树间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孤寂而静谧的氛围。
首句“拄杖行行去路遥”,以“拄杖”这一细节开篇,形象地展现了诗人独自一人,步履蹒跚,远行于漫长的道路之上,既表现了旅途的艰辛,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沉思。接下来,“城荒树老色萧条”一句,将视线转向四周的景象,荒废的城墙,古老的树木,一片萧瑟之气扑面而来,渲染出一种凄凉的环境氛围,同时也为下文的情感抒发埋下了伏笔。
“颍州寺里僧知否,夜梦常游飞盖桥”两句,诗人将思绪从现实中的荒凉景象拉回内心世界,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颍州寺,或许是他曾经驻足、留连的地方,而“僧知否”则暗含着对寺中僧侣是否还记得他过往的探访的疑问,以及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最后一句“夜梦常游飞盖桥”,则直接点明了诗人对过去美好回忆的向往,仿佛在梦中仍能重游那座“飞盖桥”,享受那份宁静与自由,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往昔生活的眷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变迁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有对现实孤独与寂寞的感怀,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甘露诗为马御史作
淑气通南国,祥光照北天。
太平天子圣,有道帝臣贤。
岁晏风常满,阳和露更妍。
峥嵘列柏上,缥缈吉云边。
瑞色霜威借,寒光豸绣牵。
当窗流月魄,绕户引星缠。
似泻天河水,因翻玉井莲。
三珠琪树合,四照若华搴。
风重光疑碎,烟深影复圆。
非关时警鹤,岂藉候鸣蝉。
试物浑无迹,霏空体自然。
金茎擎汉日,宝液注尧年。
德动元归圣,灵扶讵望仙。
及春禆广泽,助海委微涓。
细草含芳润,枯条湛碧鲜。
雄文如似者,应为奏甘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