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光祖避地眉溪十绝·其八》
《次韵光祖避地眉溪十绝·其八》全文
宋 / 陈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污莱正尔肥蚯蚓,滞穗那能饱鸒斯。

布谷似嫌新历缓,每从清晓报农时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布谷(bù gǔ)的意思:形容人说话声音高亢激昂,如同布谷鸟鸣叫。

那能(nà néng)的意思:表示事情的发生或结果完全不可能或不可能实现。

农时(nóng shí)的意思:农时是指农业生产中的时节、季节。它是农民根据气候变化和作物生长的特点,进行农事活动的时间安排。

蚯蚓(qiū yǐn)的意思:指人贪图小利,不思进取,缺乏上进心和勇气。

污莱(wū lái)的意思:指人品恶劣,行为不端。

新历(xīn lì)的意思:指新的一年即将开始,也可引申为新的时期即将到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乡村农事的生动场景,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自然情趣。

首句“污莱正尔肥蚯蚓”,以蚯蚓在潮湿的田地中蠕动,象征着土地因雨水或灌溉而变得肥沃,预示着即将迎来丰收的希望。蚯蚓在这里不仅是自然界的生物,也象征着生命力与生长的力量。

次句“滞穗那能饱鸒斯”,通过描写鸟儿啄食田间残留的稻穗,形象地表现了农民辛勤耕作后对粮食的渴望与珍惜。这里的“鸒斯”可能是指某种小鸟,通过这一细节,诗人巧妙地将人与自然紧密联系在一起,展现了农事与生态的和谐共生。

第三句“布谷似嫌新历缓”,以布谷鸟的鸣叫比喻时间的流逝,暗示春耕的紧迫性。布谷鸟的叫声通常被视为春耕的信号,提醒农民们抓紧时间播种。这里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布谷鸟以情感,使得自然现象更加人性化,增加了诗歌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最后一句“每从清晓报农时”,点明了布谷鸟清晨的啼鸣是对农事的提醒,强调了时间对于农事的重要性。这句话不仅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也体现了农民对时间的敏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农事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宋代乡村生活的质朴与和谐,以及人们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敬畏之情。

作者介绍

陈渊
朝代:宋

(?—1145)宋南剑州沙县人,字知默,世称默堂先生。初名渐,字几叟。早年从学二程,后师杨时。时以其深识圣贤旨趣,妻以女。高宗绍兴五年,以廖刚等言,充枢密院编修官。七年以胡安国荐,赐进士出身。九年除监察御史,寻迁右正言,入对论恩惠太滥。言秦桧亲党郑亿年有从贼之丑,为桧所恶。主管台州崇道观。有《墨堂集》。
猜你喜欢

送陈元纲巡检葬亲毕还乌江

东风吹醒游人梦,千里怀归寸心痛。

乌江春至雨雪馀,白鹭洲晴水消冻。

锦囊璀璨行色饶,画鹢凌风见飞动。

陆行更买竹肩舆,夹道梅花递相送。

春禽不解客心悲,晓日高枝作娇哢。

涉江还踏西陵道,万壑千岩春渺渺。

秘图行认旧游踪,客星分翠迎归棹。

三山东望海茫茫,雪浪翻空髻鬟小。

归来夜宿故人家,白发青灯炯相照。

明朝匍匐走重峰,泪洒松风石云岛。

衔哀捧骨閟幽宫,马鬣封高水萦绕。

行人齐咨风日悲,白马素车来故老。

送终事已旋有期,叙旧杯盘惭草草。

裁诗聊复饯君行,我亦何人遽挥扫。

西江宗派师涪翁,邵庵当代文章公。

持诗为我谒亟丈,点化金铁归陶镕。

缄誊远示涂窜迹,咀嚼端可醒昏蒙。

何妨更致明月片,七碗两腋生清风。

扫除人世酣醉梦,凌云竟入蓬莱宫。

西江访旧期再会,撷芳更煮康王淙。

(0)

古意四首·其二

宝刀不断水,线溜可穿石。

君看城门轨,要非两马力。

为学不苦心,虚谈政何益。

伟哉大禹功,犹思寸阴惜。

(0)

草堂访恽东阳不值是夕同胡太常宿大桐江方丈用太常韵奉呈并简东阳·其一

献赋相如早已逢,县车疏广晚攸同。

耆英人物衣冠表,官样文章馆阁中。

吟啸坐陪双岘碧,梦魂犹绕五云红。

天闲老骥成超纵,振鬣一鸣凡马空。

(0)

写怀

亭馆烟花暗结愁,故人靡靡付东流。

臂能化弹因求炙,剑已沈渊尚刻舟。

投辖待垂公子钓,敝裘应笑长卿游。

移书为谢林间鹤,孤负西风蕙帐秋。

(0)

送钱思复进士赴会试

手折蟾花第一枝,又乘官舰赴春闱。

江峰晓梦湘灵瑟,云锦秋裁织女机。

紫电早催龙尾化,绛霄行见凤毛归。

中堂慈母占乌鹊,看取青衫映綵衣。

(0)

拟李长吉十二月乐辞·其五五月

网轩绿艾悬飞虎,菖蒲花青海榴吐。

江娥倚竹弄湘弦,调笑怀沙怨兰杜。

南薰生凉纨扇薄,雕俎瑶觞劝郎酌。

綵索光浮系臂纱,守宫红映黄金约。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