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妨(bù fáng)的意思:表示可以毫不拘束地做某事,没有什么妨碍或顾虑。
当时(dàng shí)的意思:表示发生在过去某个特定时间的事情。
第二(dì èr)的意思:指在某个排名或顺序中,位列第二。
稽古(jī gǔ)的意思:指反复研究、反复琢磨,以达到深入理解和掌握的目的。
居次(jū cì)的意思:指处于次要地位或排在第二位。
门阑(mén lán)的意思:指门槛或门前的台阶。
平津(píng jīn)的意思:指事物平稳、安定的状态。
气象(qì xiàng)的意思:形容景象多变,气候变化多样。
青云(qīng yún)的意思:指人的前途或成就非凡,超越常人,得到高位或高官厚禄。
山气(shān qì)的意思:指山的气势或山中的气候。也用来形容人的气度、志向或气魄。
是当(shì dāng)的意思:正确、恰当、合适
石门(shí mén)的意思:指固执不改变的态度或观点。
万石(wàn dàn)的意思:万石指的是数量很大的石头,也用来形容数量很多的粮食、货物。
致君(zhì jūn)的意思:致君意为向君主表达忠诚、效命于君主。
奏闻(zòu wén)的意思:奏闻是指向上级报告或禀告,传达消息或信息。
坐看(zuò kàn)的意思:坐着观看,不采取行动。
第二人(dì èr ré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某个方面中排名第二的人。也可指在某个事件或竞赛中居于次要地位的人。
- 鉴赏
这首诗《赠第二人石察判》由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通过诗句展现了对石察判的赞誉与勉励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石察判学问深广、品德高尚以及未来有望成为国家栋梁之才的期许。
首联“策冠诸儒已奏闻,不妨居次避平津”以“策冠”形容石察判在众多学者中的卓越地位,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不妨居次避平津”,则是在赞誉之余,暗示石察判应谦逊处世,不居功自傲,避免过于显赫,以免招致非议或嫉妒。
颔联“坐看万石门阑大,转觉朋山气象新”进一步描绘了石察判的影响力和人格魅力。通过“万石门阑大”这一形象,表现了石察判在学术界的地位和声望,而“朋山气象新”则寓意着在他的影响下,周围的人和事都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颈联“黄卷更穷稽古力,青云莫负致君身”是对石察判勤奋学习、追求真理精神的赞扬。黄卷代表古代的书籍,这里指石察判在学问上的不懈探索;“致君身”则是希望他能够运用自己的学识和智慧,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不负韶华。
尾联“试观忠献堂中像,亦是当时第二人”以忠献堂中石察判的雕像作为结尾,既是对石察判成就的肯定,也暗含了对其未来成就的期待。这里的“第二人”并非贬义,而是强调石察判在某一领域内的杰出地位,同时预示着他将超越前人,成为时代的佼佼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石察判个人品质、学术成就及社会影响力的赞美,表达了对他的高度评价和美好祝愿,同时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人格和社会责任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人见寄
高义如君举世无,贤关十载会琴书。
匆匆边马来时别,郁郁乱山深处居。
天外风尘仍断绝,人间豪杰正萧疏。
何时樽酒论文去,千里相思寄望舒。
醉蓬莱.夷则商七夕和方南山
望碧天书断,宝枕香留,泪痕盈袖。谁识秋娘,比行云纤瘦。象尺熏炉,翠针金缕,记倚床同绣。月亸琼梳,冰销粉汗,南花熏透。
尽是当时,少年清梦,臂约痕深,帕绡红皱。凭鹊传音,恨语多轻漏。润玉留情,沈郎无奈,向柳阴期候。数曲催阑,双铺深掩,风镮鸣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