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宿 楚 国 寺 有 怀 唐 /赵 嘏 风 动 衰 荷 寂 寞 香 ,断 烟 残 月 共 苍 苍 。寒 生 晚 寺 波 摇 壁 ,红 堕 疏 林 叶 满 床 。起 雁 似 惊 南 浦 棹 ,阴 云 欲 护 北 楼 霜 。江 边 松 菊 荒 应 尽 ,八 月 长 安 夜 正 长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残月(cán yuè)的意思:指月亮已过了中秋,只剩下一边或一半的样子。也用来形容事物不完整或残缺不全。
苍苍(cāng cāng)的意思:苍翠茂盛、郁郁葱葱的样子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风动(fēng dòng)的意思:形容风势强劲,动力雄厚。
寒生(hán shēng)的意思:指艰苦的环境中生活,形容人在贫苦困难的条件下长大。
寂寞(jì mò)的意思:形容孤独、冷清,没有人陪伴或交流。
南浦(nán pǔ)的意思:指江南地区的温暖和繁荣。也形容地方繁华,人口众多。
疏林(shū lín)的意思:指稀疏的树林,也比喻人际关系疏远、交往少。
松菊(sōng jú)的意思:指宽容大度,不计较小事情。
阴云(yīn yún)的意思:指不祥的预兆或困境即将到来的迹象。
正长(zhèng cháng)的意思:指事物的大小或长度合适、适中。
- 注释
- 壁:一作碧,碧波讲。
南浦:在古诗词中,南浦通常指水边的送别之所,如“长亭”等,成为唐代送别之处的代名词。
北楼:不知何指,唐诗中,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中有“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句。
江边松菊:指故园松菊,古人常用松菊代指品格高洁。
暗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竹犹存”句意。
- 翻译
- 清风吹动着这满池塘衰败的荷叶,只散发出淡淡的荷叶余香,被风吹散的孤烟和那残缺不圆的明月在灰白色的广阔天际下相互映衬,共同生出那凄静又苍茫的夜色。
入秋的夜总是格外清冷,心中亦是顿生寒意,凄凉之感袭来,好似一江碧波江水正摇撼着这楚国寺,屋外的红叶也在独自旋转、飘零落地,也有那些误落入屋内,散落在床塌之上。
不知何处的棹声惊动了草丛中的睡雁,大雁纷纷从南浦中飞起,漫天的阴云笼罩在那高高的北楼之上,似乎是想要遮盖那瓦片上的冷霜。
江边上的原有的松菊怕是已经枯败荒芜不见了吧,可怜了这八月的长安的漫漫长夜,该如何度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晚景的画面,抒发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之情。开篇“风动衰荷寂寞香”中,“衰荷”指的是残留的荷花,它们在秋风中散发出淡淡的清香,但这种香气带有一种孤独和凄凉的情调。“断烟残月共苍苍”则是说天边的云雾和夜晚的月亮都笼罩在一片迷茫之中,给人一种时间断裂、月光淡薄的感觉。
诗的下半首,“寒生晚寺波摇壁”描写了深秋时分,一阵阵的寒意从晚间的庙宇中升起,那里的池水被风吹动,轻拍在墙壁上发出声响。“红堕疏林叶满床”则表达了一种凄美之感,枫叶如火一般红艳,却又稀疏地散落在空旷的林间,仿佛铺成一张张枯黄色的床。
“起雁似惊南浦棹”中的“雁”指的是大雁,这里比喻着诗人心中的一种惊扰之感,就像大雁起飞时那种突如其来的动静一样。“阴云欲护北楼霜”则是说阴沉的云层似乎想要覆盖住那座北边的楼阁,连带着窗外的霜花也一并笼罩。
最后,“江边松菊荒应尽”中的“松菊”指的是松树和菊花,这里表达了一种自然界萧瑟孤寂之情,像是时间在流逝,一切都将归于荒凉。“八月长安夜正长”则是说到了农历八月,长安城中的夜晚显得格外的漫长。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在秋天的寂寞与怀旧之中所体验到的复杂心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玉京秋.谱草窗
深夜怯。疏帘弄清影,小庭明月。
林飞乌鹊,梦回胡蝶。
疑是晨钟动了,拂罗帷、莹似秋雪。景凄切。
此时情绪,几人能说。让我新词霏屑。
耐宵深、凉侵露袜。凝望到、妆台明镜,一般幽洁。
闲傍空阶,问若个、消受冰壶澄澈。锦衣叠。
谁被邻鸡唤彻。
水龙吟
声声只在街南,夜深不管人憔悴。
凄凉和并,更长漏短,彀人无寐。
灯灺花残,香消篆冷,悄然惊起。
出帘栊试望,半圭残月,更堪在,烟林外。
愁入阵云天末,费商音、无端悽戾。
鬓丝搔短,壮怀空付,龙沙万里。
莫谩伤心,家山更在,杜鹃声里。
有啼乌见我,空阶独立,下青衫泪。
甘州.题赵渔亭诗集
恨西风吹澹白鸥心,吟诗鬓毛斑。
任霜枝啼碧,舍南有竹,蠹粉空乾。
猛折芙蓉江上,老去觉春宽。
百尺珊瑚冷,烟雾渔竿。
长记五陵豪事,唤银筝催客,玉铗光寒。
泻龙头春酒,咳唾乱珠盘。
又万感、沧溟变石,问桃华、流水几人闲。
还搔首,向松门外,愁看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