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乐别离中,声声入幽肠。
《长安羁旅》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长 安 羁 旅 唐 /孟 郊 听 乐 别 离 中 ,声 声 入 幽 肠 。晓 泪 滴 楚 瑟 ,夜 魄 绕 吴 乡 。几 回 羁 旅 情 ,梦 觉 残 烛 光 。
- 注释
- 听乐:在离别时的音乐中。
别离:分离、告别。
幽肠:内心深处。
晓泪:清晨的泪水。
楚瑟:古代楚地的瑟琴,象征故乡或哀愁。
吴乡:古代吴国的地方,这里泛指他乡。
羁旅情:漂泊在外的情感。
梦觉:从梦中醒来。
残烛光:只剩下一小部分的烛火。
- 翻译
- 在离别的音乐中聆听,每一声都触动内心深处。
清晨的泪水滴落在楚地的瑟琴上,夜晚的灵魂在吴地的乡愁中徘徊。
经历了多次的旅途困顿,醒来时只有残烛微光映照着梦境。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对音乐别离时的心境。诗人通过细腻的感官描述,传达了自己深厚的情感和对故乡的无尽思念。
“听乐别离中,声声入幽肠。”这里,“听乐”指的是聆听音乐,而“别离”则是因为这音乐而引起的离愁。诗人通过耳朵感受到的乐音,不仅触动了心弦,更深入到了内心的最深处,表达了一种情感的共鸣和深刻。
“晓泪滴楚瑟,夜魄绕吴乡。”这是对思念之情的进一步渲染。诗人在清晨时分,听着瑟琴的声音,不禁潸然泪下,这份哀伤之情如同古代楚国(今湖南、湖北一带)的瑟声一般凄美而又深沉。而夜晚,则是鬼魅缠绕,仿佛见到了遥远的吴乡(今江苏、上海一带),这种幻觉更增添了对家乡的情思。
“几回羁旅情,梦觉残烛光。”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的羁旅之感,这份离愁已经重复了多次。即便是在梦中,也能感受到这份难以释怀的思念。而当梦醒时,只剩下了昏黄的灯光,更加凸显出内心的寂寞和孤独。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音乐、时间、空间的巧妙运用,展现了一位羁旅之人的深切情感和无尽乡愁,是一首表达游子离愁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