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应天塔》
《登应天塔》全文
宋 / 施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云级涌青冥金鳌载宝轮。

高心自逸,天近足无尘

图画千峰晚,楼台万井春。

三生许元度,曾此證前身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ēngyìngtiān
sòng / shīshū

yúnyǒngqīngmíngjīnáozǎibǎolún

gāoxīntiānjìnchén

huàqiānfēngwǎnlóutáiwànjǐngchūn

sānshēngyuáncéngzhèngqiánshē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高心(gāo xīn)的意思:得意忘形、自满自足

金鳌(jīn áo)的意思:形容人非常富有、权势显赫。

楼台(lóu tái)的意思:楼台指的是高大的建筑物或台阶,常用来比喻权势显赫、声望高大的地位。

前身(qián shēn)的意思:指某事物或某人的以前的形态、状态或身份。

青冥(qīng míng)的意思:指深邃幽远的样子,形容天空或大海的深蓝色。

三生(sān shēng)的意思:指的是三世轮回或者三次生命。

图画(tú huà)的意思:图画是指绘画、画作。也可用来形容形象生动、生动有趣。

万井(wàn jǐng)的意思:形容房屋众多,楼宇林立。

无尘(wú chén)的意思:没有灰尘,指清洁整洁。

自逸(zì yì)的意思:自由自在地逍遥快乐。

翻译
云层如海涌向青色天空,巨大的金鳌托起明珠般的明月。
身处高地心情舒畅,感觉仿佛接近天庭,脚下没有尘埃。
画卷般的山峰在傍晚映照,楼阁亭台沐浴着春天的气息。
元度三生许下的誓言,他曾在此验证过前世的经历。
注释
青冥:指青色的天空或高空。
金鳌:神话中的大海龟或巨龟,象征吉祥和长寿。
逸:安逸,舒适。
万井:古代以八家为一井,形容人口众多或城市繁华。
元度:人名,这里可能指代某位具有特殊身份的人物。
前身:过去世或前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施枢的《登应天塔》,通过描绘高塔之景,表达了诗人的胸襟壮阔和超脱尘世的情怀。首句“云级涌青冥”,形象地将云层比作一道道的台阶,直通苍穹,营造出一种天接地连的境界。紧接着,“金鳌载宝轮”则以宏伟的建筑来衬托这塔的非凡。

第三句“地高心自逸”,表达了在高处登临后的心境自在,物我两忘。而“天近足无尘”则进一步强调了超脱尘世的意象。诗人站在塔上,感觉到脚下没有尘埃,这既是对环境的描绘,也暗含着精神上的洁净。

后半首诗转向自然景观,“图画千峰晚,楼台万井春”展现了时间流转和季节更迭在高塔之巅所见到的壮丽景色。最后两句“三生许元度,曾此証前身”,则带有一丝超越世俗的神秘色彩,似乎诗人在这登临中寻找到了对自己宿命的某种认知或证实。

整首诗通过对高塔和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对精神境界的表达,展现了诗人的个性与情操,同时也反映出宋代文人对于自然、历史乃至个人生命意义的深刻体悟。

作者介绍

施枢
朝代:宋

施枢,约宋理宗端平中前后在世(即约公元一二三五年前后在世)字知言,号芸隐,丹从人。生卒年均不详,工诗。嘉熙时,(公元一二三九年左右)尝为浙东转运使幕属。又尝为越州府僚。枢著有芸隐倦游迁及芸隐横舟稿各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梅茶山雀

绛葩玉蕊一般奇,共斗浓芳雪霁时。

群雀惊寒栖不定,振翰欲上万年枝。

(0)

灯夕宴同年陆孟昭秋官宅二首·其二

赐閒共荷圣恩隆,来醉仙郎画馆中。

白雪阳春非越调,黄柑锦荔有吴风。

帽檐斜插金花重,鳌背高张火树红。

人语阑珊箫管歇,玉绳低挂凤楼东。

(0)

送处士吴祥著还莆

翰林吉士登科早,最喜岩翁年未老。

春风迎养来京师,长日怡怡在蓬岛。

秋深勿忆故园山,便向河头买棹还。

随云暝入黄芦渚,乘月寒过碧草湾。

到家想及隆寒候,石窗依旧梅花瘦。

樽中有酒醉复醒,尘世从教触蛮斗。

(0)

对盆荷怀王廷贵学士

故人别我去,空斋久悬榻。

何为穹镶间,人生少欢合。

见此盆中花,问之不能答。

延首望层空,长风起萧飒。

何日能重来,金门同献纳。

(0)

赠容珽

翳翳峰顶木,袅袅峡中溪。下有飞古寺,上有哀?啼。

我昔经过日,登临上扶藜。

中流日黯黯,两岸风凄凄。

远行会离索,四顾仍低迷。

羡子意气豪,别我无一悽。

行行至斯峡,为我试留题。

(0)

挽竹斋

屋里沾裳罗一峰,门前又报竹斋翁。

一年气运天何极,两叹交情日未穷。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