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圣俞读其近文明日寄之》
《过圣俞读其近文明日寄之》全文
宋 / 刘敞   形式: 古风

昨日过君家,双瞳偶清刮。

非无尘俗累,喜见秋阴豁。

注瑟请新声瑶音超越

神惊自束躅不为天寒发。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为(bù wéi)的意思:不关心,不理会

超越(chāo yuè)的意思:超过、超出、胜过

尘俗(chén sú)的意思:指世俗纷扰、繁琐的事物或生活。

过君(guò jūn)的意思:指在过去的时代,君主统治下的人民,比喻人民的生活状况和社会制度比较落后。

君家(jūn jiā)的意思:指贵族或富人的家庭。

束躅(shù zhú)的意思:束缚、拘束

双瞳(shuāng tóng)的意思:双瞳指的是双眼的瞳孔,用来形容眼睛明亮、炯炯有神。

俗累(sú lèi)的意思:指庸俗浅薄、不高尚的人或事物。

无尘(wú chén)的意思:没有灰尘,指清洁整洁。

新声(xīn shēng)的意思:指新的声音、新的声势。

瑶音(yáo yīn)的意思:指美妙动听的歌声或音乐声音。

昨日(zuó rì)的意思:指过去的时间,即昨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敞所作的《过圣俞读其近文明日寄之》。诗中描绘了诗人拜访友人圣俞后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友情的真挚与心灵的触动。

首句“昨日过君家”,开门见山地描述了拜访的场景,简洁明了。接着“双瞳偶清刮”一句,运用视觉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友人圣俞的眼神清澈明亮,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圣俞的个人魅力,也暗示了两人之间情感的纯净与深刻。

“非无尘俗累,喜见秋阴豁”两句,诗人表达了对世俗烦恼的暂时忘却,以及在秋日阴霾中见到光明的喜悦之情。这里的“秋阴”既指自然界的天气,也暗喻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而“豁”字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释然与开朗。

“神惊自束躅,不为天寒发”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通过“神惊”和“束躅”这两个动作,形象地描绘了自己在面对友人时内心的震撼与激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不为天寒发”一句,巧妙地将自然环境与内心感受联系起来,暗示了友情的温暖足以抵御生活的严寒。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交流,以及在友情的滋润下,个体心灵得到的慰藉与升华。

作者介绍
刘敞

刘敞
朝代:宋   字:原父   生辰:1019—1068

刘敞(1019—1068)北宋史学家、经学家、散文家。字原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刘敞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猜你喜欢

寄汉阳故人

知君汉阳住,烟树远重重。

归使雨中发,寄书灯下封。

同时买江坞,今日别云松。

欲问新移处,青萝最北峰。

(0)

绝句·其十一

时人若拟去瀛洲,先过巍巍十八楼。

自有电雷声震动,一池金水向东流。

(0)

红茶花

景物诗人见即誇,岂怜高韵说红茶。

牡丹枉用三春力,开得方知不是花。

(0)

赋洞庭

周极八百里,凝眸望则劳。

水涵天影阔,山拔地形高。

贾客停非久,渔翁转几遭。

飒然风起处,又是鼓波涛。

(0)

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其十八

策杖临霞岫,危步下霜蹊。

志逐深山静,途随曲涧迷。

渐觉心神逸,俄看云雾低。

莫怪人题树,祗为赏幽栖。

(0)

菩萨蛮·其二

飘飘且在三峰下,秋风往往堪沾洒。

肠断忆仙宫,朦胧烟雾中。

思梦时时睡,不语长如醉。

早晚是归期,苍穹知不知。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