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境俱忘与未忘,杀人利剑活人鎗。
- 鉴赏
这首诗《颂古十一首(其十)》由宋代僧人释普济所作,通过独特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与宇宙观。
首句“光境俱忘与未忘”,开篇即以“光”与“境”的关系设问,探讨了人在面对世界时的感知与认知状态。这里的“光”可以理解为内在的智慧之光或心灵的光芒,“境”则指外在的世界或环境。这一句提出的问题是,在面对世界时,人们是否能完全忘却自我,达到一种超脱的状态,还是始终保持着对自我的认知?这引发了对于个人意识与外界环境之间关系的思考。
次句“杀人利剑活人鎗”,运用了强烈的对比手法,将“利剑”与“鎗”这两种武器进行对比,前者象征着毁灭的力量,后者则代表了生存与保护。这里通过“杀人利剑”与“活人鎗”的对比,暗示了在人生的道路上,人们可能会遭遇各种挑战与困难,但同时也蕴含着希望与生机。这句话鼓励人们在面对困境时,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寻找生存与发展的可能。
第三句“太平时节浑无用”,在描述了一个看似平静和谐的社会背景之下,强调了某些事物或能力在这样的环境中可能显得无足轻重。这句诗提醒我们,即使在看似完美的社会中,也有可能存在被忽视或低估的价值。它鼓励人们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发现并发挥自己的独特价值。
最后一句“夜夜神光射斗旁”,以夜空中的星辰为喻,表达了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内心深处的光明与智慧(“神光”)依然能够指引方向,如同星辰照亮夜空。这句话强调了内在精神力量的重要性,即使在外部环境看似不利的情况下,内心的光明与智慧也能引导人们找到正确的道路。
综上所述,《颂古十一首(其十)》通过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比喻,探讨了个体在面对世界时的感知、认知与行动,以及在不同情境下如何保持积极、发现价值与指引方向的主题。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与宇宙的独到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有洗旧诰绫作青色鬻将以为缘以绀缯易得之作手卷赋小乐章求好事书其后
吴宫辇路伤行客,茧冰压云凝碧色。
门前新扫染家邻,借人铺设残衣帛。
宫花剪绫连院号,覆取翻看成一道。
织纹宛转敕字新,知是初谁六尺诰。
城霞失彩宫藓病,中与海图上衣领。
改颜倖售缘所遭,褪药玄香洗蓝影。
青绸易得泪承睫,击筑楚歌无故业。
歌残求书好事人,异代倘传诰绫帖。
春日游承天寺
野梅香软雨新晴,来此闲听笑语声。
不管少年人老去,春风岁岁阖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