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扁舟(piān zhōu)的意思:指小巧轻便的船只,也用来比喻身世低微或贫寒的人。
不足(bù zú)的意思:不值得惊奇或不足以引起注意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春水(chūn shuǐ)的意思:春天的水,比喻希望或新生。
春山(chūn shān)的意思:春天的山景,形容景色美丽、宜人。
令人(lìng rén)的意思:引起人们某种情感或感受的动作或事物
满目(mǎn mù)的意思:充满眼前,到处都是。形容景象壮观、美丽或繁荣。
南华(nán huá)的意思:指南方地区的华夏人,也泛指南方人。
清泚(qīng cǐ)的意思:形容水清而浅。
清本(qīng běn)的意思:指清除、整理、修订某种文献或书籍的版本,使其更加规范、完备。
去来(qù lái)的意思:指人来去的动作或事物的往来。
幽躅(yōu zhú)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隐藏在幽暗、阴沉的地方,不为人所知。
油绿(yóu lǜ)的意思:形容植物绿得非常浓郁。
缘木(yuán mù)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像树木与树木之间的关系一样,没有直接的联系或关联。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江南春日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春水、春山、扁舟、丝竿以及群鸥鹭鹜等元素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意境。
首句“一江春水如油绿”,以“油绿”形容春水,不仅突出了水色的清澈与生机盎然,也暗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接下来的“满目春山看不足”,则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无限喜爱和欣赏之情,仿佛每一处春山都蕴含着不尽的美丽与魅力。
“春水春山共我三”,进一步深化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仿佛诗人与春水、春山之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默契与情感联系。而“南华二篇不须读”,则是诗人对道家经典《南华经》的引用,意在强调自然之美足以让人沉醉,无需借助文字来表达或解释。
后半部分,“渟渊清泚犹堪掬”,描绘了水面的清澈,仿佛可以伸手触及,引人遐想。接着“聊把丝竿寄幽躅”,则展现了诗人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通过垂钓这一行为,寄托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扁舟不繫任去来”,表达了诗人随性自在的心境,扁舟在水面上自由漂泊,象征着心灵的解放与追求。最后“谁与为群鸥鹭鹜”,则以群鸥鹭鹜的自由飞翔,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心境的深刻揭示,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充满了哲理意味和生活情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出黄土隘
三年困闽峤,忧心一何癙!
周原骋戎骑,穷岩森义旅。
田芜畴以堙,村墟烟不举。
路逢饥饿人,惊走如窜鼠。嵚?度闽隘,戈矛屡见阻。
虽怀糇?忧,寓目好禾黍。时有妇人汲,或闻农父语。
且喜稻花扬,宁辞草根煮!
溪声荡烦襟,微飙散馀暑。
茅茨见夕阳,返顾慰徒侣。
今宵解带眠,斗酒不负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