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舟姑孰堂,乃在溪上居。
而我尚厌暑,卷帘心不舒。
坐砌未为惬,偃身卧碑趺。
碑趺(bēi fū)的意思:形容人的脚步轻盈,行走如履平地。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丹阳(dān yáng)的意思:指红色的阳光、火焰等。
风起(fēng qǐ)的意思:指风开始刮起来,也比喻事情开始发生或情况开始变化。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卷帘(juàn lián)的意思:指把帘子卷起来,暗指有所隐瞒、掩盖真相或遮蔽事实的行为。
来处(lái chù)的意思:指事物的来源或来历。
流汗(liú hàn)的意思:因紧张、劳累、恐惧等情绪而出汗。
乃在(nǎi zài)的意思:表示某种情况或状态存在于某个特定的地方或时刻。
崎岖(qí qū)的意思:形容道路或情况艰难、坎坷。
人情(rén qíng)的意思: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关系。
爽气(shuǎng qì)的意思:形容心情舒畅、愉快。
四隅(sì yú)的意思:指四个边角,也指四面八方。
天外(tiān wài)的意思:指超出人们平常所能理解的范围之外。
托庇(tuō bì)的意思:依靠、倚赖
微风(wēi fēng)的意思:微弱的风,指轻柔的风。
未足(wèi zú)的意思:不够,不足够
卧碑(wò bēi)的意思:指立碑时,一侧倒在地上的石碑。比喻文化事物的衰退或不被重视。
阳湖(yáng hú)的意思:指阳光明媚、湖泊宽广的地方,形容景色美丽壮观。
衣裾(yī jū)的意思:衣服的下摆。
踯躅(zhí zhú)的意思:犹豫不决,迟疑不前
中宵(zhōng xiāo)的意思:指夜晚的中间时刻,也可以指夜深人静的时候。
自问(zì wèn)的意思:自己问自己,自我审问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泊舟姑孰堂时的所见所感。首句“崎岖遵狭港,托庇倚葭芦”描绘了狭窄港湾中,诗人依靠芦苇庇护的情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显孤寂的氛围。接着,“泊舟姑孰堂,乃在溪上居”点明了地点,姑孰堂位于溪边,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
“此溪来处远,东引丹阳湖”两句,诗人通过描述溪水的源头和流向,展现了自然景观的辽阔与连贯性。接下来,“微风起天外,爽气得秋初”描绘了秋初时节,微风吹拂,带来清爽之感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赞美。
然而,诗人的思绪并未停留在对自然美的欣赏上,而是转向了对自身情感的反思。“而我尚厌暑,卷帘心不舒”表现了诗人虽身处凉爽之地,但内心仍对炎热天气感到不适,暗示了他内心的某种矛盾或不满足。接着,“蓬头赤两脚,踯躅绕四隅”生动地描绘了诗人随意、自在的状态,似乎在寻找心灵的慰藉。
“坐砌未为惬,偃身卧碑趺”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在姑孰堂内的活动,从坐着到躺下,寻求更加舒适的姿势,体现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最后,“中宵倦摇箑,流汗落衣裾”描述了夜晚时分,诗人疲倦地停止扇动扇子,汗水滴落在衣襟上的情景,既是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也是对生活状态的真实写照。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和对生活的思考,体现了宋诗中常见的抒情与哲思相结合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