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牡丹发蕾》
《牡丹发蕾》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年年三月牡丹开,未及开春渐回。

欲挽春光谁著力,望穷花信独徘徊

移根尚忆中秋早,沃土曾经两夏培。

叶底秾苞应计日,等閒容易重台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春光(chūn guāng)的意思:春天的阳光,指春天的美好景色或春天的气息。

开春(kāi chūn)的意思:指春天开始到来,万物复苏,生机勃发。

两夏(liǎng xià)的意思:指农历夏季的前两个月和后两个月,也指整个夏季。

牡丹(mǔ dān)的意思:比喻人才、美女等在某种环境下得以展露才华或美貌。

年年(nián nián)的意思:每年都;每年一次

徘徊(pái huái)的意思:指人在某个地方来回走动,犹豫不决,无法下定决心。

容易(róng yì)的意思:形容事情非常容易,就像翻手掌一样简单。

三月(sān yuè)的意思:指春季三个月,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时间或者某个事物的阶段。

未及(wèi jí)的意思:未能达到或比不上

沃土(wò tǔ)的意思:指肥沃的土地,比喻良好的环境或条件。

移根(yí gēn)的意思:移根是一个形容词成语,意思是改变根基或迁移居住。

曾经(céng jīng)的意思:曾经表示过去的时间,过去曾经发生过的事情。

重台(zhòng tái)的意思:指重要的官职或地位。

中秋(zhōng qiū)的意思:形容事物达到最好、最美好的时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牡丹在春天绽放的景象,以及诗人对这一自然现象的细腻观察与感慨。

首句“年年三月牡丹开”,点明了牡丹在每年三月盛开的传统,预示着春天的到来。接着,“未及花开春渐回”则以牡丹未开时的春意渐浓,暗示了季节的更迭与生命的循环。

“欲挽春光谁著力,望穷花信独徘徊。”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留恋与珍惜,似乎在思考如何留住这稍纵即逝的美好时光,却只能独自在花开花落之间徘徊,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

“移根尚忆中秋早,沃土曾经两夏培。”这里通过回忆牡丹的生长过程,从中秋的移植到两夏的精心培育,展现了诗人对植物生长周期的关注与深情。这种对自然生长规律的尊重与呵护,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最后,“叶底秾苞应计日,等閒容易到重台。”这两句将焦点转向了牡丹花蕾的成长,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期待的耐心。在等待花开的日子里,每一日都显得格外珍贵,最终,花儿会在不经意间绽放于枝头,展现出其独特的美丽。

整首诗通过对牡丹生长过程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慨,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生命、时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理解与赞美。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中秋无月二首·其一

去年此夕海云开,此夕今年山雾来。

若使月明照潭水,恐惊飞雁一徘徊。

(0)

妙静主呈船子颂却示

沧茫巨浸浪滔滔,只怕无风自著篙。

多少弄潮人在岸,等閒馀韵落波涛。

(0)

丁亥腊尽台设禅人乞诗

寒夜月明云外赏,枯桩红绽腊前知。

披衣稳坐三冬足,桃李成蹊应有时。

(0)

赠韩琼山

曾受灵山付嘱来,百千方便一门开。

英雄出入非凡测,惟有慈心不可回。

(0)

刻诃林语录谢诸檀越二首·其一

文彩才彰音信通,多君端的辨来风。

须知熊耳山头事,不在楞伽四卷中。

(0)

秋日移榻上双镜楼

谁说仙人好住楼,道心如水意如秋。

窗中十里湖光冷,林外千峰月色幽。

今夜不教天入梦,当时已见海无沤。

抱襟独坐寒更迥,白眼碧霄两不收。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于慎行 虞俦 张宁 袁华 刘绎 黄省曾 江源 黄佐 释今无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