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实珑守岁》
《三实珑守岁》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覃]韵

万家汉腊天南望阙孤臣自惭

更隔婆罗洲一抹,海云极北是崖儋。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孤臣(gū chén)的意思:指在朝廷或组织中没有得到支持或忠诚的臣子或下属。

汉腊(hàn là)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或神态十分丑陋或可怕。

天南(tiān nán)的意思:指南方,南方。

望阙(wàng quē)的意思:望着空着的山峰或高楼,形容心中失望或感到空虚。

一抹(yī mǒ)的意思:形容微弱的光线或颜色。

云极(yún jí)的意思:形容云彩非常高,达到极限的状态。

自惭(zì cán)的意思:感到自愧不如

婆罗洲(pó luó zhōu)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或行为粗俗、不雅。

鉴赏

这首诗《三实珑守岁》由晚清诗人陈宝琛所作,描绘了身处天涯海角的异国他乡,对故土的深深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孤独而坚定的内心世界。

首句“万家汉腊寄天南”,以“万家”形容故乡的繁华与热闹,与“天南”相对,突出了诗人远离家乡的遥远距离。这里的“汉腊”既指汉朝的年节习俗,也暗含着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怀念。“寄”字则表达了诗人将对家乡的思念寄托于遥远的南方,形象地描绘出身在异国他乡的孤独感。

第二句“望阙孤臣老自惭”,“阙”指的是古代帝王的宫殿或庙宇,这里借指朝廷或国家。诗人作为“孤臣”,独自一人远离故土,面对衰老之身,心中不免生出一种难以言表的愧疚与自责。这一句通过“孤臣”和“老”两个词,深刻揭示了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岁月流逝的无奈。

接下来的“更隔婆罗洲一抹”,进一步强调了诗人与故乡之间的地理阻隔。婆罗洲位于东南亚,与诗人所在之地相隔甚远,这“一抹”不仅指出了空间的距离,也暗示了时间的漫长,以及诗人对故乡的遥不可及之感。

最后一句“海云极北是崖儋”,将目光投向更远处,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无限向往。崖儋,即今海南省儋州市,是诗人故乡的象征。在这句诗中,“海云”与“极北”形成鲜明对比,一方面展现了广阔无垠的自然景象,另一方面也寄托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回归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身处异国他乡时对故土的深情厚谊,以及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孤独的感慨。诗中既有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与反思,体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偈颂五十一首·其九

古释迦不先,今弥勒不后。

礼拜烧香一线通,从教笑破衲僧口。

(0)

颂古二十八首·其七

山堂静坐夜无言,寂寂寥寥本自然。

何事西风动林野,一声寒雁泪长天。

(0)

花雨亭

昔人曾此谈空有,花雨纷纷绕座寒。

堪笑空生无伎俩,不曾开口被人瞒。

(0)

丙辰季夏避暑山中长松脩竹恍若蓬莱异人之居走笔索句以纪其事

六月厌烦襟,纵步情未足。

爱此石径长,缈缈清溪曲。

古道何人居,门闲对脩竹。

好鸟发新声,静极成幽独。

山风吹晚凉,山影摇红绿。

翘首兴未阑,青猿睡初熟。

(0)

颂古二首·其一

古殿无人到者稀,蒲团端坐有谁知。

不因院主通消息,争得寒光万里辉。

(0)

自题像

貌古形疏倚杖藜,分明画出须菩提。

解空不许离声色,似听孤猿月下啼。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